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精选


  《教孩子整理》是一本由蚂小蚁 著著作,68.00元出版的22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一):从收拾玩具管理自己!
  蚂小蚁老师是一个超级nice的帝都规划整理师一枚,与蚂蚁老师的相遇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家里新房装修,每天翻好好住,有一次翻到凌晨一点 忽然被蚂蚁老师的文章击中心灵,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理念,想要的新房的样子,与老公一拍即合后,我想试着从好好住给蚂蚁老师留言,没想到蚂蚁老师很快回复我了,而且接下了我家单子,我们一家人都超级开心,到现在为止,新房已经入住了一年,越来越感受到蚂蚁老师为我们家庭的布局规划了入住的合理性和舒适性,尤其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小小的100平房子三室一厅,住了两家的老人一共六个人,但是在这样一个小家庭里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空间,竟然也不觉得拥挤而且自得其乐,姥姥姥爷在自己的房间看电视剧,奶奶在自己的房间唱歌,我们陪孩子在大客厅玩, 一家人在大客厅玩xbox…
  再说说蚂蚁老师新书,这已经是蚂蚁老师的第二本书了,读到最后的章节不觉眼眶湿润,蚂蚁老师真的说出了女性的心声,现在的妈妈们真的不但要在职场上拼搏,还要学烹饪、学育儿、学美妆,现在还学习整理术,把家里收拾的整洁漂亮,虽然疲惫不堪,但都是发至内心的想通过孩子的到来第二次成长!谢谢郭老师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感同身受!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二):从教孩子学整理中看到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孩子学整理》是整理师郭靖寒所著,书中的内容是关于让孩子学习独立的自我管理方式与方法,以家长(教育或陪伴者)的身份引导孩子独自整理自己的物品(玩具、学习用品、书籍等等)以及管理自己的时间、行程安排等。
  曾经看过一个短篇动画《负空间》,动画讲述的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纽带就是收拾行李,这样的关系是冷淡还是亲密很难说,抛开动画不讲,在现实生活中,其实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本身就很玄妙,疏离又亲密,严厉,却也是一种更深的爱。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陪伴孩子能多一点时间的是母亲这个角色,这也是书中作者曾提到去上她的课的人中90%都是女性的原因。中国的社会男女分工依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很多人说要打破这个局面,实现男女平等,但是当我们的目光转向世界的时候,会发现,真正接近男女平等的国家挪威出现了问题,男性依然在做着一些男性化的职业(例如建筑师),而女性也依然会选择女性化的职业(例如护士),并且这样的社会离婚率高得离谱。
  当这个问题转移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时,父亲与母亲需要担任两个不同的角色来教育孩子成为了必然,细心、耐心更适合母亲去做,不仅要引导孩子,同样也要引导丈夫,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那个年纪过来的,所以孩子有的很多想法,我们也曾有过,但是我们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更不能用自己那个时代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既然知道自己的父母教育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那么就需要进行改变。
  老一辈,以及现在的年轻人,甚至现在的父母,被教育的方式或是正在教育的方式,很多都是"棍棒"教育,如果孩子不听话,那么就要受到惩罚,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教育方式。虽然书中着重讲怎样教孩子学会整理,但是我们能通过一些例子看到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怎样做,例如与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尽量要输给他,以此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在孩子面前少说"不"、"不要",而是通过另一种语境达到目的,这是一种学问。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或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电影与书籍。《何以为家》中的赞恩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究其原因是把他生下来,却没有能力去抚养。在《教孩子学整理》这本书中,潜移默化地承认了父母是有经济能力的,但是中国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可以养活自己,可是多了一个孩子,经济负担就上来了,当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还有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教育孩子的事情。所以在孩子的问题上,当能够确认自己可以做一个好父亲或是母亲的时候,再将他(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一种责任。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父亲阿蒂克斯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每一位父母去学习的。书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与中国式教育方式(传统的棍棒教育)的对比很鲜明。这也是为什么《傅雷家书》一问世会遭到不好的言论,错误的教育方式,教出一个天才来是很难的,纵观古今,很多优秀的大家在儿时父母教育上,哪有那么多是严厉的,不听话就惩罚的?
  在众多学问中,私以为教育是最艰难的。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三):学习整理的终极目标
  "孩子有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蒙台梭利 家有熊孩子,于是你的生活中就总会和这样那样的烦恼不期而遇。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后,还要面对家里到处横飞着孩子的玩具、绘本。这边为母的刚收拾完,那边又被扫荡出来一片。每天疲于收拾这一堆,每天都过得像是在打仗。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玩具与学习生活用品,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其实,令孩子学会整理与自己有关的物品,其重要的意义并不仅仅是降低为母的劳动强度,更主要的是,这是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做事能力,甚至是关系到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孩子责任心意识的形成。如何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呢?跟随蚂小蚁《教孩子学整理》,可以轻松搞定。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让孩子学习独立的自我管理。在这本书中,蚂小蚁借鉴蒙台梭利、皮亚杰、阿德勒等著名心理学家的理念,由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案例以及自己育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总结了些许的心得,讲述给我们。 这本书共分为八大章。前面的三章,作者给出我们理论方面的依据。使我们明白孩子处于不同年龄段时,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首先,做父母最应该明白的道理就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教孩子学整理,最不能忽视的是生活教育。你给孩子一个混乱的大环境,就不要期待孩子能做到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更不要指望你对孩子下达命令,他就会立即执行。为父母的最好是能有个示范,我们必须为孩子做好榜样,他们才能有同样的意识。"把自己变成孩子喜欢的人,把那些我们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情,变成自己日复一日的行为"。其次,给孩子一个空间,一个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舒服的自己的空间。"在喜欢的房间,才有行动的动力"。 关于如何引导孩子,打小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第四章物品的收纳。涉及到十一类物品。有衣物配饰、书籍绘本、学习资料文具和书桌、玩具、大件物品和运动器材、生活杂物、亲子旅行物品等等。是满满的干货。真正能够执行可操作的方法。即便有了这些针对性的方法,但真正困难的是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如何让他们理解整理的意义,从而更愿意主动去整理。我们做家长的不得不采取一些策略。第五章中,作者为我们传授了二十个一学就会的收纳法则,就是一些策略。比如:谁用谁整理、故意犯错、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用建议代替制止、用感谢代替称赞……每一个法则,都令你有所感悟。为什么我们的大吼大叫,孩子总是充耳不闻?为什么我们的责骂,孩子总是会自动屏蔽?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主动去进行整理?在学习蚂小蚁老师的二十条法则后,你就会明白。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妈妈,是我在这本书中的意外收获。第六章,更为有趣。展示了25个充满创意的整理游戏。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游戏的。利用游戏增添趣味,让原本令人厌烦的整理变得快乐起来。这真是一个棒极了的主意。第七章,习惯整理。这一章是整理能力的升级——从整理中学会自我管理。这应该是整理的终极目标。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并不是仅仅为了一屋一时的整洁。归根结底,我们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的一生。 书,真是好东西,让人受益匪浅。一起学习《教孩子学整理》,让孩子学会整理,告别慢腾腾与乱糟糟。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四):整理——孩子们的必修课
  自从闺蜜们陆陆续续结婚,生娃之后,我便不爱去串门,开门便会飘来一股气味,虽然不刺鼻,但闻起来不怎么舒服,接着就看到堆满衣服的沙发,被乱放书籍的茶几,各种各样的玩具散布在地板上,必须"步步为营"否则就容易中招硌脚,满墙的涂鸦看上去令我窒息,我脱口对闺蜜说,你怎么也不收拾下,闺蜜回有了孩子就这样,收拾不过来,孩子长大就好了。孩子小,家里就理所应当的乱?我深不以为然。孩子这个重要角色加入到家庭中,我们不仅要教会他长大成人,同时也要采取积极的行动,让他走进家这个环境。环境无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心情。在洁净的环境里拥有着舒适整洁的沙发,令人放松的香薰味道,一天的疲倦就在陷入沙发的那一刻消散无影无踪,这便是环境的力量。纽约地铁在多年前,时常发生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纽约警察很是头疼,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纽约地铁装饰一新,曾经脏乱差的纽约地铁焕然一新,犯罪率也随着陡然下降,心理学家提出这就是环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有叫"破窗效应"。
  当我们想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和谐的地方玩耍健康成长,挤破头勒紧裤腰带买一个30平不到的小房子,孩子们每天从老旧小区,乌烟瘴气的垃圾堆穿梭来到重点学习读书,我想这样截然的反差,与我们最初的梦想简直差别太大。与其给孩子一个重点学校的名额,不如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环境优雅,宜室宜家更能给孩子无穷的"效应"。《教孩子学整理》这本书,不仅是孩子需要学会整理,作为大人也要掌握这项人生技能。会整理的人生,不脏乱,也减少了手忙脚乱的烦恼。作者在全书展示10个儿童空间整理技巧,11类儿童物品收纳详解,20个法则和25个分龄整理游戏,用游戏方式引导孩子去整理,不仅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还促进了亲子间的关系。
  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归类整理,在空间上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域,把"快去收拾一下"咆哮式的语言收回吧!书中还贴心附送了整理物品的清单,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这项"家庭作业"。好的习惯逐渐培养,才会让孩子们受益终身,教孩子一个道理,不如教孩子一项技能,这项技能随着年纪增加,技能也会随着不断提升,整理与收纳,"断舍离"不仅仅在大人们周围受到追捧,这种主义,其实到孩子身上,也未尝不是一种"断舍离"简单版的过程啊!当看到孩子们井井有条打理着自己的物品,将物品用完后,有序归放到原处,学会分类整理,把小件物品放到书包不同格子中,拿出来时崭新没有褶皱……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整理的书,却是一本为你的生活增添光彩的书。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五):教孩子学整理
  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空间的布置能否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怎样教孩子管理自己的物品?如何培养孩子主动收拾的习惯?这些又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心智发育?本书是一本教孩子学整理的实操指南,唤醒被忽视的生活教育。书中涉及10个儿童空间整理技巧、11类儿 童物品收纳详解、20个一学就会的整理法则、25个充满创意的分龄整理游戏、6个让生活秩序化的整理清单,帮助孩子告别慢腾腾与乱糟糟,习得受益终生的能力。
  本书作者结合育儿方面的权威知识,告诉我们怎么教会孩子整理。整理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通过本书,家长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物品进行合理放置。 合理的物品收纳可以腾出很多空间,不用的物品可以断舍离。
  有了孩子,家长就会多出很多物品。再等到孩子大一些,他可以满地跑的时候,那可就会鸡飞狗跳,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啦!
  当孩子的物品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在屋子里乱跑,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想尽办法把这些东西通通收起来、摆整齐而已。
  其实只要调整一下外部环境,把那个本没有孩子的家,变成一个让孩子喜欢,对他成长有益的家;只要用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沟通,把原来大人们用的那些整理方法,变成孩子也能做得到的方法。你就会发现,有了孩子的家也可以不用乱糟糟,即使是刚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也能学会如何去维持它的整洁。
  那么如何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整理的好处呢?
  1、让孩子认识到脏乱差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孩子玩过的玩具乱扔乱放,自己想玩的时候却找不到。
  2、培养孩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能力,提高孩子爱护环境的意识。物品放置到位,整齐划一。
  3、通过整理自己身边熟悉的物品,让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回家后也能帮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逐渐养成自理自立的能力。孩子自己也会非常有成就感的啦!
  4、从小就把习惯养成了长大后做任何事情就有一个规划,这就是怎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个整理的好习惯。
  教孩子学整理告别乱糟糟,习得受益终身的能力!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六):从整理到管理:保护孩子的秩序感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通过眼睛、手脚等感官去感受和认识这个世界,如果接触的是整洁有序的环境,会默认身边就应该是整洁有序的样子,当然,这需要家长从小引导。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家长用心描绘,就会有好的图案呈现,帮助一个新生命完成自我成长、培养好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
  全书分为8个章节,循序渐进的向我们讲述如何教孩子学整理,进而帮助孩子在收拾玩具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技巧。
  首先,作者强调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生活教育。有很多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事事包揽,什么都不让做,甚至有的成年了仍然如此。其中一方面是想让孩子多些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另一方面是怕孩子做不好反而添乱,然而,这样并不是真的对孩子好。上了大学不会洗衣服换床单的学生有很多,明明已经成人却给人感觉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真的好吗?每个孩子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总是要面对诸多事情的,适时的引导对他的成长更重要。
  其次,在教孩子学习整理的时候要清楚的认识与大人的不同之处,要记得从他的小朋友角度看待,一起学一起做,保持界限感,逐步进阶,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样他会越来越容易接受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同时,需要注意在工具上的使用。作者从大的空间到具体的物品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收纳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进行了差异收纳,图文并茂,在这些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原本有些焦虑的内心也平缓了很多,对这些事有了更多的信心。
  最后,作者列举了很多引导法则以及趣味游戏,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养成日常整理的习惯,对于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来说真的是救星。养育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和爱,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会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会有一定的改观,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小问题哦~
  在最后,作者从收拾整理这个习惯出发,延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让小朋友在身边的小事中管理起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小主人。还有给妈妈们的特别一个章节,记得和你的小宝贝在生活中一起成长呀!
  我是分了几个时间段才读完的,很感谢作者出这样的一本书,个人觉得受益颇深。我是只对自己在意的地方比较用心,比如书桌、书架绝对整齐有序,其他地方就会看起来比较乱,虽然也不想这样,但收拾完之后总是会和之前一样。读完作者的这本书之后,有了新的想法和规划,下决心要让整个屋子都事整齐有序的,不仅仅是美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以身作则才能体现榜样的力量。
  如果你对孩子的行为苦恼,或者有着相关的困惑,可以来看看这本书,图文结合,相信会带给你新的想法。当然也可以当作一个工具书,按困惑找对应解决的方法。
  行动起来吧,一起学习~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七):最好的学区房,不如干净整洁的家
  电影《购物狂》里面有这么一个片段,方芳芳的家里堆满了各类大牌店里的商品,她看到限量款、新款都要买买买,本来不大的家里四处都是她买回来的东西。 不过方芳芳在这个拥挤的小房间里依然能行动自如,原因是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房间里被各种包装袋塞满的日子了。 闭着眼睛也能跨步走到门口。
  这当时是一种电影里面的夸张形式的演绎, 只不过也有不少人有过类似的这种情况,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家里的空间越来越小,想要断舍离,却发现每个东西都还有用呢, 心里一点也不舍得扔掉;平时回家都很晚,想着太累了,也就不收拾了,东西随手就扔在了沙发上,而且家里还有这么一把椅子, 上面都是衣服,想着周末收拾收拾吧,结果周末还想在家睡个懒觉呢, 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断舍离什么的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习惯。只是这样的房子真的煮的舒坦吗? 也许有人会说乱中有序,这不是更好吗, 非要把房间打扫的和刚住进来时一样那怎么可能呢?
  1、 孩子的习惯都是模仿父母而来的
  有的家长会问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看到别人家的小朋友爱看书,自己能踏实的坐着看书,真是让人羡慕, 这样的好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家长放下手机, 跟着孩子一起读,其实孩子的习惯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 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的好习惯,不如从自己的习惯养成开始,相信时间会给你带来改变的。
  2、 最好的学区房,不如干净整洁的家
  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每个家长的愿望, 很多家长都想在学区房给孩子买上房子, 这样以后能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能在学习上有更多的机会取得好消息。
  只不过家是孩子生活的时间更长的地方, 家里的环境如何同样对孩子很重要。居住在整洁干净的家里,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一些。
  怎样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呢? 其实从小朋友小的时候就可以养成孩子的这个习惯,比如说教会他做家务,让孩子也参与其中。 我们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其实不用学做家务,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很多时候孩子其实也很好奇想做家务,比如看到家长包饺子的时候,也想自己包个饺子试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跟孩子说,"去看会儿电视吧,去玩儿玩具吧,"其实让孩子参与进来反而更让他有成就感。
  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绘本,离开桌子的时候把椅子推进去,睡前把房间整理干净,这些小小的习惯,对于以后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都是有帮助的。
  3、 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从点滴开始
  在 《教孩子学整理》这本书中,作者蚂小蚁介绍了一系列的关于整理的细节,如何让家里拥有整洁的环境,孩子也可以出一份力,每个家庭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家里就多了很多孩子的用品,奶粉、纸尿裤,各种衣服玩具,一下子家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如何收纳家里的物品,让家里显得不那么杂乱。 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各种玩具,孩子的绘本,家里孩子的小衣柜等等怎么给孩子整理。 比起大人来,孩子的物品更需要的是鲜艳的色彩而不是一个看起来空荡荡的房间。 这么多的玩具和书籍怎么处理,如何摆放,怎么教孩子折叠衣服,各种玩具怎么收纳。 在《教孩子学整理》都能找到答案。
  如何让孩子学会整理,家长既要以身作则,也要在点滴中教会孩子整理,住在整洁的房间里的感觉其实比起杂乱的房间还是很舒坦的, 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八):成长,有你更美好
  为什么有了孩子之后,家里会弄得一团糟。或许有孩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明明告诉孩子用完物品之后要归位,但是孩子似乎没有听懂,或者没有放在心上,仍然我行我素,结果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家里不再有一片干净的角落,甚至你要小心翼翼地穿行于玩具与家具之间。 《教孩子学整理》以保护孩子的秩序感入手,唤醒家长对孩子的生活教育。长期以来,家长的口头禅都是"孩子还小,他长大了什么都能学会",的确,孩子的模仿能力与自我觉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家长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那我们不仅不合格,而且还糟糕。
  断舍离的概念,经常学习读书的同龄人并不陌生,但是从"知道"到"做到"却是最遥远的距离。我们一方面为孩子的不听话、不守规矩而气愤,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不坚持,不善于就收拾与孩子沟通而自责,是不是孩子熟悉了我们的套路,进而见招拆招,左右逢源,使他在内心真实发现家庭空间乱与不乱,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是"我的地盘我作主"。 孩子如何认识世界,感受外界,是一众儿童心理学家饶有兴趣的研究课题。其实,无论从理论解读,还是实践发现,孩子都需要调动他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而玩具就是最有效的"调动"方式。在成年人眼中,玩具没有章法的排列、组合,恰恰是孩子感官大发展的需要,使之认识到物体的形状、色彩、质量。如果成年人不尊重这一重要的成长规律,孩子就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失去了敏感期发育,导致后续成长中的挫折。
  如果说游戏是孩子的本职工作,那么玩具就是他的劳动工具。我们除了发挥玩具对其感官锻炼的积极作用外,还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家庭空间并不属于他自己,进而使之区别公共空间有序整洁的重要性。当孩子能够对玩具分门别类时(按形状、色彩、质量),我们就要提升玩的难度,让孩子都给玩具找到自己的"家",这也是培育孩子情商的重要方式,不仅将自我情感投射于玩具,赋予玩具以拟人般的性格、气质,而且让孩子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感受家长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亲情。 孩子的成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意味着为人父母我们只能静静等待、无所作为。相反,我们要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联系所掌握的育儿理论,分析孩子行动背后的心理特征,加以科学引导,使之像一棵小树及时修剪、浇水、施肥,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孩子空间感的形成,无需我们在居住中为孩子设置专属区域,而在于我们要向孩子讲明每一个居住空间的功能,比如书房是用于学习的,餐厅是用于吃饭的,卧室是用于休息的,待孩子能辩识物品,掌握基本语句表达时,我们还可以打开衣柜,告诉他冬天的衣服与夏天的衣服要分开摆放,上衣与裤子要分开摆放,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寻找衣物时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如果让孩子尽快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如从孩子最熟悉、最关注的事物和手。比如我们可以将自己扮演成孩子整理空间的小助手,让他从熟悉的玩具入手,听他描绘各种玩具材质的区别,以及他对玩具摆放空间的设想,把游戏区与玩具摆放区联结在一起,或者为其划分一定区域,告诉孩子这儿你可以尽情游戏,而卧室、厨房、书房由于其特定功能,是不欢迎玩具到来的。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九):《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作为母亲,我无法说我的职责履行的有多完美,但是扪心自问一直在努力学习育儿方面知识,只是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在育儿方面遇到了诸多挫折,结果也只是差强人意。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的大儿子经常性让别人替他做事,美其名曰我不会,可是我内心深处明知这种思维观念是错误的,却无能为力,因为如今他们依旧在爷奶身边,固执庸腐的思想断然不会因为外人的劝说而稍加改变,于是想清楚这一点后,我明白了我需要自己做出努力,让孩子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
  家中最近时日在努力搞装修,因为经济受限,我做出了很多让步,但是归根到底希望尽快尘埃落定,这样我就可以将儿女接到身边进行专心辅导。从收拾玩具开始到管理自己似乎不是一个简单过程,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一定会有所改变,每个孩子都有一心想变好的心态,重在家长如何培养引导。最近时日,在学习此方面知识,巧遇蚂小蚁编著的《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一书,仔细研读后,获益匪浅。 我自认我的心态已经足够良好,遇到孩子们将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我鲜少歇斯底里,确实在内心深处告知自己"亲生的,亲生的"。但是家中乱跟孩子习惯没养成,我更关注后者,作为家中教育储备最为丰富的我而言,我希望从小培养孩子善于整理的能力。就像《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一书中作者所言"你学会了分辨。从小就学习对事物进行取舍以及分类辨别,会建立起稳定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自己的选择,什么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不会被旁人的眼光和看法轻易影响。小时候知道自己选择玩具的你,长大了也会懂得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伴侣以及人生的道路。"
  一:一切人生日用的事,都是他们的教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欲养成整理之习,当自幼始。 很多语言譬如工作忙,身体累,其实细想过后心理很能明白这些都是借口,家中两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很多都是学习长辈,我心知肚明我自己本身就不太擅长整理,家中经常一团乱,整理最为舒服的地方就是我的书房,我可以不厌其烦的整理书房,沉溺在自我空间完美的地方,然而对于其他地方,我总是说服自己这是有心而无力的结果,不用刻意要求自己,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我深刻意识到如果我想让孩子们拥有善于整理的能力,我自己首先需要学习自我提升。 孩子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人,父母是首当其冲,让自己变成孩子喜欢模仿的人,父母首先要将希望孩子做好的事情,用来严格要求自己,变成自己日复一日的行为,在这样的行为举止熏陶下,孩子们自然而然会养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我曾经经常能够看到地铁里跟家长一起阅读的孩子,也许有时会觉得他们是做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明白了这种习惯已经养成的,是自然而然的方式。相对于很多父母只要求孩子变好,而不改变自我的认知,我扪心自问思想观念还是容易改变的,我也深刻意识到培养自己的整理能力和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一样重要,需要严格遵循。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十):《教孩子学整理》: 秩序是孩子的天然需求
  打开《教孩子学整理》,我就被点了穴啊。正如作者开篇讲到的,一打开家门啊," 沙发上堆满衣服,茶几被绘本占领,抽屉翻了个底朝天,从客厅到卧室的地面上,散落着各种玩具汽车、积木、洋娃娃,还有涂涂画画的纸……如果家里有个小宝宝,那你对这样的场景,一定不会感到什么意外"。
  怎么可能意外,这可是我家的日常。如果某个亲戚朋友突然来到我家,客厅里沙发是没发落座的。全堆满了孩子的东西。她的玩具,她的书本,还有她凭着好奇心在家里的角角落落搜罗回来的,所有令她感兴趣的东西。
  没法帮她整理。买了收纳盒。她扔累了就帮她收进去。但是很快,孩子又原样给翻到满沙发都是了。她会天天折腾这些东西,天天往沙发上扔,根本整理不及,日久天长,我们就放弃了,基本是听之任之,不得已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只是每逢朋友来家里,心里会感觉很难堪啊。
  看到了《教孩子学整理》,我算是看到了救星。
  关键问题,核心点是,接下来怎么教?
  我也特别想保护孩子对家务的原始热情 ,当她满满的童心,对她面前的东西热情摆弄,甚至想象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话语,我就觉得特别好。但是呢,家里就瞬间乱糟糟了。她拿了这个丢了那个,从这边搬到那边,再从那边搬到另一边,乐此不疲。
  孩子玩的时候,家长参与,孩子会立马兴趣高涨,反应激烈。我也经常告诉她,要爱惜这些东西,不要乱扔,不要弄脏。也经常提醒她,某个玩具找不到了,是她给放丢了。某个玩具弄脏了,弄坏了,不能玩了。这些告诉好像不太管用,因为她滴沽几句之后,就完全没有放在心里面去。此后,仍然故态重演,我行我素。
  我特别认同书中的这句话: 秩序是孩子的天然需求 。我发现孩子有把东西摆放好、收纳整齐的能力。有一次她真的,破天荒的把她所有的玩具,都收纳进了收纳箱。我当时就大力夸奖了她。只是这样的事情,后来越来越少。慢慢地,她又回到那个只管拿只管扔不管收纳的小家伙了。
  这边刚刚摆整齐,那边孩子就开始乱扔,只能一直跟在屁股后面收拾。 这是多少家长很痛苦的经历了。其实我知道家长是有责任的,比如我吧,我就不太喜欢收纳,我的东西虽然不乱放,但也特别不规整,并且我也常年不爱整理。在这方面,我检讨,没有做个好榜样。我有时候有个错觉,我觉得家里也必要摆放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跟个没人住一样。如果自己能接受,感觉到舒适,还是随意点好。
  但是这个度,很显然孩子是不懂得所谓的"度"的。
  帮助孩子告别慢腾腾与乱糟糟,习得受益终生的能力。
  这句话特别有说服力,我非常认同,也特别相信整理能力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这是多么好的一种能力啊。
  明天开始打算实践那25个游戏 。希望我有耐心,能坚持下去。
 
读书大全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雁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