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中国超万人患抑郁症职场人群成主力假如你遇上了该怎


  作者:姜榆木
  南京水库溺亡视频,短短几秒,却在一夜之间震惊全网。
  而调查报告一经曝光,更是众皆哗然:行凶者史某某为抑郁症患者。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已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职场人士占大多数。
  作为饱受压力的职场人,如何了解抑郁症,避免可能的伤害,是这次事件背后值得思考的。
  1、职场抑郁,就在你我身边
  抑郁症离我们每个人有多近?
  近到在一间能容纳30人的办公室里,就可能有一人正饱受抑郁症困扰。
  你也许会很轻松地说:
  "我怎么可能抑郁,我一直都很开朗的。当然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时而会头晕,事情一多,记东西也记得不是很利索,做事也犹犹豫豫的……"
  殊不知,你这段话其实就在自述抑郁患者的症状。
  作为抑郁症发病大国,日本很早便成立了情绪障碍症协会(JSMD, Japan Society of Mood Disorders),专门针对职场抑郁进行立项研究。
  JSMD研究了大量样本后,总结出几种典型的症状表现:
  1. 工作认同感较低、看低自己
  2. 不愿和同事有积极合作
  3. 工作时间精神萎靡、情绪沮丧或易怒
  4. 工作倦怠、对工作结果不再关心或持续焦虑
  5. 对领导、企业文化、办公环境等怀有抵触情绪
  6. 下班时间也会因为工作上的事焦虑、担心
  7. 频繁产生生理疼痛,比如头痛、胃痉挛、头晕
  8. 记忆力、反应力下降、厌食、失眠
  看完这组症状,你可能会惊呼:
  "不想跟同事合作,精神萎靡,为了工作心烦或者失眠,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凭这也能说明我有抑郁症?"
  答案是的确如此。
  事实上,倘若上述8个症状中你占了一半,你就得警惕自己患有职场抑郁症了。
  知乎网友@D_D分享过自己的亲身经历:
  作为某家私企的软件工程师,有一段时间压力特别大。
  每天都有赶不完的项目,熬夜加班成了生活日常。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总是头晕,而且不自觉地叹息,要同事提醒他才知道。
  更要命的是,肚子也开始疼了。
  他去医院做了检查,诊断分析是缺乏休息,这在意料之中,可他没想到的是,医生还补充道,以及抑郁症。
  "没想到我这么没心没肺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叙述中,D_D依旧难掩自己的惊讶。
  所以,不要感觉抑郁症离自己很遥远。
  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站在它的阴影之下。
  2、情绪崩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锅
  去年12月,一篇标题为《长安福特AE工程师之死》a的文章传遍全网。
  文章作者的丈夫邓某因抑郁症复发,从公司宿舍的16楼一跃而下。
  而在10天前,他才刚给满周岁的女儿过了生日。
  细数邓某走向悬崖的一步步路,我们发现他看似一瞬间的崩溃,其实是每根稻草的积压。
  邓某自从进入公司后,一直承受很大的工作负荷。
  连续两个月没有休息天。
  连续工作16小时。
  5个月加班时长超过350个小时。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邓某早在2015年就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通过药物治疗,症状才得以缓解。
  但随之而来的,依旧是无休止的加班、赶项目、写报告。
  不堪重负的邓某向主管提出辞职,得到的回复却是"再扛一扛。"
  而扛一扛的结果,就是第二天他更新了最后一条朋友圈动态:
  如一句高赞评论所说:压力这么大,不抑郁也得疯。
  工作压力,一直是职场抑郁症的最大诱因。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工作量,被不断挤压的身心再也无法支撑岗位上的天昏地暗。
  而与此伴生的,往往又是领导和企业的冷漠,甚至是职场PUA。
  无论工作再多,完不成那是你的事。
  身体不行而打拼不了,不淘汰你淘汰谁。
  这种情况下的心力交瘁,绝非少数人的感同身受。
  在这些言语背后,是员工们目标感的缺失,以及自我价值的崩溃。
  面对不断丢来的工作和问题,他们会陷入非常严重的自我怀疑与否定:
  "工作总是做不完,是我自己没用,效率太低了。"
  得不到积极的反馈,沮丧感不断堆积,一旦突破心理阈值,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极端的厌世情绪。
  其实,上述所谓职场抑郁症的伤害,都是企业假借抑郁之手施加的。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呼吁个人去了解和避免职场抑郁症,未免显得过于单薄。
  3、防范职场抑郁,关键不在抑郁,而在职场
  职场中,如此种种漫无边际所折射的,是在职场情绪管理这一块,大家对于企业责任的 忽视。
  所谓"加班多",是年轻人奋斗的福报;
  所谓"抑郁",是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当公司以"想当然"的方式在职场环境建设中缺位,则个人的情绪管控何足恃?
  在有远见的企业眼中,职场抑郁从来不是员工个人背的锅。
  与其出事后花钱公关,不如平时就在员工情绪方面防微杜渐,才是真正的远见。
  对于小公司,也许前期提供不了完善的设置,但至少也要懂得如何平衡员工的付出与所得,让他们有一个足以扛住压力的指望。
  这并不是说,员工不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可如果脱离当事人的工作环境,大谈所谓"你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干得不开心你辞职啊",只会沦为一种职场上的"何不食肉糜"。
  年轻职场人即使需要引导,也不是如何悬崖勒马,而是在远离悬崖时就懂得如何步步为营。
  落到我们个人层面,情绪调控不是从难堪重负开始,而是从入职的那一刻就要有意识。
  别等到对企业成了单方面依赖:放下工作我不能养你,拿起工作我难逃抑郁,从而衍生出人生无望的焦虑。
  同时在工作中,但凡遇到任何不适,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要大胆提出来。
  千万不要觉得是自己矫情或脆弱,要知道你工作中的任何不愉悦都可能是无数人的感同身受,早已被相关法律记录在册。
  积极行使合理的权利,主动维护自己的工作环境,像呵护身体一样呵护内心,你对职场才能有更好的把控。
  参考资料:
  1.《职场抑郁症的8大特征,你躺枪了么?》,来源:LinkedIn
  2.《中国超5400万人患抑郁症!职场人群成主力,假如你遇上了,该怎么办?》,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知乎《犯罪心理讲堂:浅谈抑郁症患者的攻击性行为》,答主:Moriarty K
 
职场大全赚钱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