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新时期珠三角城市化及发展模式浅析


  【摘 要】珠江三角洲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阶段,当前珠三角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研究珠三角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新模式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珠三角;城市化;发展模式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处,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共14个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它聚集了广东省重要科技资源,是全省乃至国内、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研发基地,中国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都市群发展最快和最为成熟的地区。
  一、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珠三角位于大陆海岸线南端,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呈倒置三角形。珠三角发展模式是对广东省珠江流域所辖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珠三角地区过去40年与香港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空间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价格低廉、香港高度国际化的市场运作优势,围绕香港增长极,以深圳为龙头的区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发展和启动经济。该地区以"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高度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度,人口分布也较为均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珠三角发展模式作为一个地区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的具体化,它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其产业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依靠中央优惠政策先行、走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在传统的增长模式中起飞最早,得益最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在"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指引下,率先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率先创办经济特区,率先放开物价,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等多项改革。珠三角经济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特征,2009年广东省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100%,出口依存度超过了60%;进出口额占全国的27%,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21%,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占全国的23%。珠三角地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制造业发展初期的基本模式是"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只有生产在内",主要表现为所生产产品以外销为主和发展经济所需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珠三角地区产业以国际市场供求为导向,以对外加工业为突破口,在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珠三角地区较早开始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同时结合本地区市场发展实际,通过争取政策优势大胆创新,敢为全国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新企业经营机制。整个地区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发展模式:深圳以高速发展而闻名、东莞以"三来一补"为主、顺德以镇办企业为主、中山以市属国有企业为主、南海以个体民营企业为主。珠三角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珠三角的带动下,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人均GDP大幅增长,已经处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均衡型城镇化模式
  (一)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根据珠三角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如下几种空间分类模式:
  1.增长极带动型。在空间结构中,"增长极"代表区域空间的点即城市。根据"增长极"理论,现代经济的集聚体(城市)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扩散力或辐射力,以此来推动周围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这些集聚体称之为"增长极"。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从区位优势上看,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2017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503.15亿元。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顶尖水平,2017年GDP达22438.39亿元,被定位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珠三角地区应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充分发挥它们的辐射和扩散作用,有效地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珠海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隨着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动工,横琴岛的开发,广珠城际铁路的开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航空产业园等大型重点工程建设,珠海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应将其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除中心城市外,目前珠三角东莞、佛山的城市规模、综合实力较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是省内的较大城市。2017年佛山市GDP为9500亿元,东莞市GDP为7582.12亿元,分别在全省排名第三、第四位。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佛山市正在借"广佛同城化"的东风,大力发展壮大地区经济。具有"世界工厂"称号的东莞市也正在进行转型,成为深圳的后花园,承接其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的第二次蜕变。而惠州、中山、江门和肇庆市这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则成为接受辐射的城市。总之,在"增长极"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广州、深圳由于受到香港的辐射和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率先发展为中心城市,它们通过其扩散效应使其影响力辐射珠三角腹地。东莞、佛山、珠海等城市发展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在击鼓传花的效应下,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的经济也被带动起来,发展迅速。
  2.经济圈网络型。经济圈网络型是区域发展的高级形式,一个大的都市群要根据都市群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来采取相对应的经济圈发展模式。与长三角不相同的是,在珠三角都市群中,所有大中城市均为广东省属城市, 各城市首尾相联, 距离很近,在龙头城市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更适宜采取一圈多层的协调发展模式,这显然更有利于珠三角都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圈多层协调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把整个珠三角都市群视作一个大的经济圈。广东省提出提出要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积极推动广佛肇(肇庆)、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经济圈建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三个经济圈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交通对接、经济互补。经济圈的合理划分促使整个珠三角经济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市场统一, 资源共享, 相互促进, 共同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3.产业梯次转移型。根据梯度推移理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可以决定该区域经济的盛衰。如果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由处于成长阶段的朝阳产业组成,这个地区就会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相反,如果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变缓慢甚至出现倒退。包括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在内的创新活动大多始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根据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分布的实际情况,一般将梯度划分为:珠三角内广州、深圳为高梯度地区,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为中梯度地区,粤东、粤西、粤北为低梯度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或较大城市通过发挥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促进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和劳动力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对外开放对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模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目前的城镇化道路是集中型模式,城镇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从珠三角地区来看,城市发展较为均衡,中小城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也有特大城市,但是中小城市可以不依赖特大城市而有自己的发展能力,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据统计,珠三角的城镇密度由改革开放之初的每万平方公里有67个城镇发展到现在的每万平方公里871个,城镇密度为全国之最。中小城镇承载了城镇常住人口总量的71%和经济总量的59%,而且大部分中小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产业集聚群,为其独立发展创造了条件。集中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源于"自上而下城市化"、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然后向外扩散的路径。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封闭式的农业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伴随着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崛起的过程。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和大量吸引外资为特征的对外开放使得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根源就是比较利益的优势利用,对我国来说便是以优势的资源劳动力来代替相对短缺的资源资本要素。
  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大量涌现出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这两类产业的产品出口逐渐增多。同时由于农村生产合作社制度的解体,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纷纷涌向了这些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这使得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的贡献比例呈现出上升趋势,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化,国内的消费市场逐渐被打开,外商投资的第三产业逐渐增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40年的改革开放使珠三角地区从一个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逐渐变成了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和服务业社会。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越高的社会,市场化程度通常也越高,对外开放通过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提高了市场化程度。
  珠三角早期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除了提供税收优惠和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外,还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土地便于外商投资建厂,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住房条件便于运输和周围就业人员的住宿。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珠三角耕地面积由104.67万公顷锐减至71.33万公顷,减少了30%以上,平均每年减少2万公顷。与此同时城市的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如广州扩大了1.8倍,深圳扩大了37.1倍,惠州2.1倍,中山4.8倍,城镇间的平均距离缩小不到l0公里。这一版图形成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在城市郊区乃至周边农村投资建厂,这些地区在外资的带动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经济腾飞。对外开放通过影响土地的利用提高了市场化程度。
  在珠三角城镇化进程中,专业镇的出现对农村城市化的辐射功能较强,也带动了城市化。在珠三角的420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比达到四分之一,东莞、中山、南海、顺德和禅城取90个镇几乎发展成为专业镇。比如佛山的陶瓷和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国内远近闻名,中山市的古镇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灯饰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更是世界四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产业聚集不仅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促进这些专业镇在某一产业方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专业镇中大部分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很大,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加快了这些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经济聚集增强了当地的产业实力,提高了当地的就业市场,资本市场,还提高了当地的产业市场和商品市场,大幅提升了当地市场专业化和自由化程度。
  三、新时期珠三角的城市化发展和转型
  当前,世界工业正加快迈向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珠三角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关停外迁加快,集体经济组织所掌控的相当一批旧厂房物业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闲置或低效率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珠三角地区基于发展集体经济所产生的"城中村"和"半城市化"问题突出。以东莞为例,在经济形态上,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东莞在过去40年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因为实施"市镇村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推动快速工业化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加工贸易退潮和产业转型升级,大量早年形成的旧镇、旧村和旧厂房己难以适应新产业的需求;在物理空间形态上,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和"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面貌。东莞村组集体在工业化过程中占有使用了全市大部分土地,形成了庞大的物业资产。但这些厂房物业隶属于各个村组,其建设普遍缺乏统筹规划,空间布局散乱,利用粗放低效;在人口形态上,人口城市化转变十分困难,社区人口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东莞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达到4:l以上,人口二元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城镇化的质量不高,珠三角2012年城鎮化水平是83%,2014年是84%,其中44.35%是农业转移人口所占的份额,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者。本地居民在就业、知识和观念上尚未完成深度城市化转型,原村民及其子女还存在不务工、不务农、不读书、不经商的"四不青年"现象,传统的要素推动不可持续,新型的知识推动发展相对缓慢。外来人口与原村民在经济、身份、生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两个相互封闭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融合。此外,还存在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生态和历史文化破坏严重等问题阻碍着珠三角城市化的快速进程。
  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应当把珠三角视为一个整体,在"一带一路"新政策下融入全球化。新的城市化进程有一个总体的特征,传统的城市化依靠工业化,现代则需要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首先要强调城市化的知识源导向,推进城市化的动力转型,从以前的要素推动转变为知识推动,强调人才的作用,强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建设智慧的都市群。建设宜居城乡,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加强城镇化的质量转型和制度转型。要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就要加强医疗、公共服务,挖掘文化内涵,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其次,要扩大内需,拉动城市化发展实现"人"的城市化。对于进一步推动人的城市化,应着眼于制度创新,扩大医疗投资,扶持中小企业,对民营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建设美丽乡村和幸福城镇。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下,加强国际贸易,提升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搭建国际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平台,推进城市化的快速转型。寻找一个新的国际交流方式、渠道,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国际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胡青善.珠三角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比较及东莞改革创新发展策略[J].经济与管理,2017,(2):20~22.
  [2] 许德鸿.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创新研究[J].江苏商论.2010,6(6):153~155.
  [3] 谭薪.新常态下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35):46~51.
  [4]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7):13~19.
  [5] 尚启君.论城市化模式的决定因素与我国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经纬,2007,(4):52~54.
 
郭翔宇珠三角发展模式城市化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