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为什么我们体验得越多得到的却越少


  壹大公司让实习生轮岗,希望他们找到自己想做的,但很多人轮岗轮晕了。为什么当我们想体验东西越多,得到的却越来越少? —— www.
  过去一段时间的职业咨询,我时不时地碰到这样一些同学。一类是特别想进咨询类公司的同学。为什么想进咨询呢?回答是咨询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解决各类问题,觉得比本专业狭窄的方向更有意思。我问:"看过各行各业,如果你觉得都差不多怎么办?"……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我问了个外星球问题。另外一类同学是问"选择xxx工作将来限制大不大?",因为他们想体验更多东西,怕入了某行以后方向就变窄了。第三类同学是履历上有非常丰富的经历,各种项目经历、出国经验、公司实习,他们的问题是"尝试了很多,我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仔细寻根一下,这三类问题貌似都和"体验更多"相关。前两类是想怎么体验更多,后一类是体验很多后迷惑了。因此我想今天来谈谈关于更多体验这件事儿,和大家探讨。
  一、"体验更多"与"微妙之境"
  我想自己还是理解很多同学"想体验更多"的心情的。一来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流动顺畅和交通发达的时代,电视、媒体和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商业社会也生产了很多东西鼓励我们去体验和消费,从各类美食、各类活动到环球旅行。现在很多家庭也富裕了(我看到很多同学很小就有了出国旅游、学习等经历),所以我们可以负担更多的尝试和体验。另一方面,作为年轻人,我们当然对外部的世界充满好奇,思维和学习速度也快,所以想尝试更多是非常自然的。有一天我问自己:"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第一份工作,我会去做什么?"我的答案是"好像我也会选 Consulting (顾问),虽然知道自己注定会离开那里"!呵呵……
  但有两类现象值得关注。第一类现象就是那些体验更多后迷茫的朋友,他们想通过"体验更多"来发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很明显,"体验更多"没把人搞明白,反而搞晕了,愈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随便插一句:这也是很多公司综合类管理培训生项目的困惑。公司想让同学轮岗了解各个职能,然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很多人轮岗后晕了)。
  第二类现象是:体验越多,貌似边际效用在逐渐降低,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少;同时需要达到初期同等兴奋程度的刺激点越变越高,而且没有的话就会感到无聊。用一个同学的话总结"我们越来越‘重口味’!"举个例子:开始我们可能很想尝遍天下美食,第一次吃xxx菜会非常兴奋,但随着尝试的次数和菜系越来越多,兴奋点降低了。我们很想去找更让人兴奋的菜,但越来越找不到,可能结论是"xxx 不过如此"。然后要找新的品类,比如美食结束,轮到潜水登场了—— 一个新的循环再次呈现。视频网、极限运动莫不如此。
  对这些现象,我认真思考过。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慢慢地,我想自己可能明白了。
  问题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问题在于"体验的层面"。我粗略地分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感官体验、第二个层面是理解或掌握、第三个层面允许我浪漫一下称之为"微妙之境"。我举个例子,比如体验印度菜。第一个层面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感觉到了咖喱的美味。第二个层面是理解咖喱是怎么配出来的、咖喱的制作工艺,可能我们自己可以DIY出普通的咖喱,甚至使用红咖喱、绿咖喱、黄咖喱等各类配置。第三个层面就复杂了,可能我们要找到xxx食材特别适合什么咖喱,配料到底多少,怎么达到恰如其分,因为非常细微的差别也会带来口感上的变化。相信每个层面的兴奋感是不同的,对吧?
  再举个例子。我们学舞蹈,第一层面是摆出样子、搞定分解动作,挺兴奋;第二层面是能跳一支舞,样子渐渐标准,也慢慢能表达出些许情感;第三个层面可能就是流畅地舞蹈,还能准确地表达出那种意境。我觉得最美妙的事情应该存在于"微妙之境"。用艺术的话来说,就是"分寸感"—— 多一分即多,少一分即少。(不好意思,这样分类其实是粗糙的,很多时候没那么清晰的分层,因为都是递进的,一环接一环的。我无法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只能传递一二了。)
  想必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很显然,体会不同层面的体验,需要的方式是不同的。第一个层面,只要看到、听到、尝到、闻到、接触到就行了。第二个层面可能就需要我们进去初步研究、操练,自己DIY一下。第三个层面可能就得深入进去了。从时间和精力耗费上而言,第一个层面用时最少,不需要你想什么,只要敢做就行;越往上,你的用时越多,精力投入越高。而且,从第二个层面开始,要求开始从被动变为主动了,你得去自己想、自己去琢磨,难度也越来越大。相应的,越往上,人的成就感也就越高,对事物的感悟也就越多,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深刻。
  但这个世界给我们的直接体验,很多是第一层面的;而且第一层面的感官体验最直接,最轻松,也恰好符合我们年轻追求新鲜感的天性。但是这样感受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因为感官会有适应性;同时它也有"成瘾效应",下一次需要比前一次更大的刺激,不然就会觉得平淡和无聊。而如果我们要体验第二层面,就需要开始付出了,要你的尝试和练习。如果要到第三层面,甚至短期的苦思冥想还得不到。所以只是不断地累加第一层面的体验,是怎么也不可能进入第二层面的,更不用说第三层面了。加之人会厌倦 ,也就自然而然地去追求更加新奇的东西了。
  因此,我觉得"美妙存在于微妙之境、而不在多少之分"。以前我看到有人说什么某某葡萄酒有xxx香味、某某咖啡有土地甘甜的回味、某某抽象画有xxx的意境、某某文章里面的隐喻很巧妙、某某战略设计很有纵深感等等,总会觉得有点玄和扯的味道。后来我明白了,排除那些真的是扯的情况,很多是因为我没有付出那么多去品尝、去体味,那些细微的差别我是尝不出的。这段时间上海有毕加索画展,很多人看不懂,著名画家陈丹青做了很好的解释:"你这么看毕加索是看不懂的,你得去理解他之前的印象派画作,再之前的现实主义风格画派,才能知道毕加索的突破在哪里。就像理解齐白石,你也得先理解八大家的画,才能理清脉络。"我觉得丹青先生说得很好,这又印证了古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那我们怎么进入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呢?难事儿来了。
  二、通向微妙的路上,有一段叫重复,有一段叫体悟。
  人生很公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如果微妙之境如此之美,必然也就不那么容易达到。在我有限的经验下,在通往微妙之境的路上,我看到了好几只拦路虎。对于这个过程,我就先说三只我看到的拦路虎,因为我自己也在体会和摸索。
  第一只拦路虎,是"行动",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有个大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让人行动起来更难的了。"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的是事实。
  第二只拦路虎是"重复"。细微的差别是藏在表现里面的,因此需要你对表面的东西烂熟于心,才能深入到细微的差别之地。怎么烂熟于心呢?唯有重复,得反复地操练。但有了重复,就必然有枯燥,这不是很多人能忍的。不少Consultant到第三年,总是有点难受,因为第一、第二年还能学很多工具模型,见很多新的Case,但第三年就开始要重复,难受了。
  第三只拦路虎是"体悟"。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越到细微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大,就像指纹。因此越深入,就越没有什么具体流程指导你,没什么具体的东西可以学,因为别人的东西不合适你,抽象的原则又无法指导具体的操作,所以你得靠"悟",靠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调正,这就要用到你自己的独立思考了,思考是累的,反复琢磨去找路更累。
  我举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有一段时间我对太极拳很感兴趣,就自己去看录像和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太极拳的起势(这里有录像)?双脚放松分立、双手缓慢抬起、再缓慢放下。够简单吧!但我看了总纲,才发现仅仅这个动作就足够难死人。为什么呢?因为它说抬手,要"以意带力、以肩带臂",意思是说,是你意念带动力量的生成,然后肩动手臂再动,是自然而然的,不能用拙力。我稍微看了看自己的模仿,我是手臂用力气抬起来的,不是意念动而动的,所以动作不自然,显得僵硬,不一气呵成。然后我又试了几遍,发现集中注意力真难,做到放松真难。有一次偶然间发现做到了,我手指居然能感到"气息"。可过了这遍,下一次又感觉不到了。眼睛一晃,两小时过去了……后来因为工作忙,没继续下去,因为知道要花多少代价,但这次研究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一个简单的起势,就有那么多讲究,杨氏太极拳整套八十五式,是什么概念?如果还要具体应用到搏击,根据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又是什么概念啊!所以有人打太极打了几十年,还说自己刚摸到门道。每次打起来,还津津有味。我知道,我们体会到的不是同样一个太极拳。
  相信大家都能举出身边的这种例子,貌似每个领域的顶尖高手都有对这样体验的陈述,也很沉浸其中。境界很美,只是行动、重复和体悟这三个拦路虎,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得去的。可恶的是,以前我们可能选择还不多,听到的看到的也不多,现在这个时代信息如此丰富、事物如此丰富,我们就更难把自己熬到那个份儿上,爬那座难爬的山了。
  这里把王国维描写的三重境界抄写在这里,真是透彻。(点击查看)
  三、做自己热爱的工作 vs. 做一行爱一行。
  如果以上看法成立,我们可以稍微做些应用。比如解释一下有人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有人做一行爱上一行,貌似两种人都挺幸福。再比如现在很流行的"10,000小时"的说法。
  无论是做自己热爱的工作,还是做一行爱一行,我个人觉得最关键的,是他们进入的境界不同。根据我的观察和个人体验,我发现越往到"微妙之境",体会越相似。古话说"殊途同归",我把它比喻成一个圆锥体,可能起点是底上圆形的一点,点和点之间距离可能很远,但愈往上走,距离愈近,直至到顶点汇合。比如很多顶尖的艺术家、企业家、运动员,都会描述某刻那种忘我和流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非常一致 —— 马斯洛把类似的感觉叫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所以有人会说"我本来不喜欢这行,但钻研下去,也就喜欢了,而且越钻研,貌似越喜欢",这因为他可能进入第二个阶段,慢慢进入微妙阶段了;也有人说"我一开始挺热爱这份工作的,但慢慢的就不喜欢了",因为第一阶段过完,到了第二阶段难事儿来了,自己又没意识到情况变化,就扛不住了,但理由却可以是"不喜欢"。
  当然,你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最好,因为你没法逃,死气白咧地也得继续前进,实在割舍不了,歪打正着地更可能往微妙之境努力。这点上我是幸运的,我太喜欢培训、太想做成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了,所以碰到很多磨难不是我坚强得不哭不闹,而是哭多了闹多了发现,哭闹除了浪费自己精力之外,没用,还是得上,那还不如不哭闹呢。我自认为熬过了一些阶段,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可能我自大了)。因此,无论你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还是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超越第一阶段,攻克重复和体悟阶段的"坎",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
  对于"一万小时"的说法,我想就简单了。重复到烂熟于心是需要时间的,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更需要时间。至于是不是一万小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肯定:这个时间一定不短,而且一定比你保持新鲜期的时间长,而且还不是长一点点,长到足够让你觉得烦。所以超越第一阶段,攻克重复和体悟阶段的"坎",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
  四、后记
  我的想法就这些,总结一句就是"美妙存在于微妙之境、而不在多少之分"。当然,更多体验还是需要的,只是想说明有另一个方向值得大家注意——"更多体验"和"深入体验"是一个事情的两面,偏废都不可取。有人说要"T"型人才,其实道理是一个。如果你已经面对体验刺激感下降的情况,可能你需要的不是更多体验,而是深入下去寻找"微妙之境"了。这些说法供你参考。
  文/郁宏翔(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原题《当我们想体验的越来越多,得到的却越来越少?—— 体验、迷茫与热爱。》
  → 邮箱订阅:留下Email,追踪每周心理精选!
 
心理大全身心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