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影视镜头语言表达应用研究


  【摘 要】影视艺术是运用多种视听手段综合作用于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荧屏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应生活的一门艺术。本文主要从镜头语言的运用来分析如何表现人物的内心意绪,使人物内心的一些东西通过镜头语言变得可感、可触、可摸。通过具体的分析,建构出了镜头语言表现人物内心意绪方式的框架模型,一方面可以为观者观看影视作品时提供一点有迹可循的思路,更好地理解片中的指向与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创作者提供一些外化人物内心意绪方式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有选择性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为人物角色定位提供一些有规律可寻的东西,丰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
  【关键词】影视;镜头语言;表达应用
  引言:
  "在二十世纪,一个人不懂摄影机等于不识字,也是文盲"〔〕可以说,路易斯、贾内梯将影视学习的文化价值提高到了一个可以与文字语言相提并论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小说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自由的想象空间,更容易进入到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然而电影电视却恰恰相反,它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论镜头还是摄像机视点,但不能因为各种限制从而说它只能表现人物的外在活动的形式,为了弥补这种可能让人感到欠缺的形式,电影则更应该不断创造新的手段来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并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也为我们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研究此选题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镜头语言的理论阐释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的必要工具。语言,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直接现实。电视艺术,要反应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心态,传达思想感情,当然也离不开语言。正如英国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所说:"如果艺术具有表意性和想象性这两个特征,它必然会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答案是:‘艺术必须是语言",。阁然而,人类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人们的思维活动也愈化复杂,他们需要表达的感情也越来越丰富,从而日趋多元化的语言表现系统就会应运而生。电影电视的语言形态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语言元素构成的综合性语言系统。恰如法国美学家罗兰·巴特所说:"不同的文明发展了供它自己使用的不同语言"。
  二、镜头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电影与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表意方式,都具有时间形态的艺术特征,因此两者的相似性即为叙事性。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和《婴儿的午餐》等影片,尽管影片时长只有那么几分钟,剧情也并不怎么精彩,但它们确确实实在讲故事。可以看出,影视艺术是用画面叙述意义,有了叙述的意识就是有了画面语言的意识,画面被称作语言,就是有了叙述的功能和方式。画面叙述的方式就是造型。画面是客观现实的图式记录,比如,一个人在看书学习,如果简单拍摄可以随便处理可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但从视觉艺术的目的还需达到画面造型美的要求。画面不用解释说就告诉观众他在看书学习这样一个事实。但这只是画面叙述的最直接也是最浅显的"意义",电视画面还要提供更多深层次的"意义",如果,我们有了造型意识,那么我们就会进行构图设计,拍摄者可能会采取低角度,可能采取侧逆光,可能使用特写,可能采取推、拉、摇、移、跟的结合拍摄方法,来表现这个人的刻苦读书钻研的形象。这个形象还会包括人物身份、年龄、性格、气质等特征。因此,画面就有了一种造型的故意、一种叙事的结构、一种视觉的冲击。在叙事中造型,在造型中叙述,可谓双重功能一体实现。
  三、镜头语言的特征
  (一)画面可视性
  电视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能够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揭示出客观物象的内在精神,营构艺术意象,塑造艺术形象,并且有着比其他艺术更加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力最为突出的是它的视觉化。所谓"用镜头述说含义",如表现人的内心复杂情绪,文字的描述总是难以做到很准确生动,我们知道,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创作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但因为语言具有形象性而又不能直接诉之于感官,所以文学形象不是视觉的,也不是听觉的而是想象的,它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必须以语言为中介,通过读者或听众的阅、听,再经过想象才能把握、理解、接受。它受到语言的限制,对于不懂该语言的人是毫无意义的。读者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而电视不仅可以运用内心独白,还可以直接运用镜头的景别大小的构图方式,表现人物的眼睛、嘴角的表情变化,还可以间接运用背景性的画面和声音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和心理变化。人物无望的眼神、无限的沮丧表情是其他艺术难以表现的,而雷电交加,大雨傍沱的衬托效果更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或难以实现的。
  (二)画面的运动性
  画面是电影艺术的基本单位,一部电影都是由许多画面(镜头)构成的。画面和声音、色彩的融合,表明电影是视听艺术,首先是视觉艺术;电影艺术的银幕形象是视听形象,首先是视觉形象。可视性是电影画面的首要特征,电影艺术塑造银幕形象,首先侧重于人物的形体动作,而尽量减少对话成分。即使是对话的独白或者展现内心世界,都要追求可视性,尽量呈示于外在形态,成为可视的画面。其次,注重于运动中的人物表情,通过动态的表情和动作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最善于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的微妙变化,无比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例如《早春二月》中萧涧秋听说文嫂自杀后,手中的毛笔颤抖着对不准笔套,可视地揭示出内心的强烈震惊和痛苦。总之,电影是让观众看的,既要能看,又要好看,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动人的画。
  (三)手法的独特性
  电影形象是银幕形象,通过放映显现出来。电影语言是用来塑造银幕形象的手段,是通过画面、声音、色彩集中进行银幕造型的材料、媒介和方法。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画面,也就是镜头,电影的基本单位也是镜头,是用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断。根据摄影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镜头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五种,根据拍摄方法分为推、拉、摇、移、跟镜头、变焦镜头、长镜头等。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3D、4D、全息投影、无缝剪辑技术的发展,会使影视表达的方法更加的多元化。例如现在电影院里的椅子会动,甚至有的还会散发出花草的味道,这都可以使观众更加的感同身受,更能进入角色内心。对影视节目创作人员来说,不应该把数字技术看成是技术手段。在真实与虚拟中要把握好尺度,能让二者相得益彰,在虚拟中彰显真实可靠,让虚拟与真实在完美结合中丰富镜头的艺术表现力。笔者虽然只是在某些层面上较为系统地梳理和讨论了镜头语言如何外化人物心灵的路径与方法,也许在其他层面会有梳理不足的地方。但笔者认为,迈出了这小小的一步只是个开始,是个方向,给更加系统地对影视艺术如何外化人物心灵的路径与方法的探究和梳理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琳.视听表现与人物心理的塑造[J].艺术研究,2010(5).
  [2]顾永芝.美学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75.
  [3]苏琪.艺术心理学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91.
  [4]安燕.影视语言[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0.
  [5]高鑫.電视艺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8.
 
李红竹镜头语言影视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寒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