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反方逃离心理咨询一


  壹心理咨询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行业,有人誉之有人毁之。而郭婷婷的这篇文章则是一颗炸弹,在咨询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投石下水,激起的自然是论点双方的口水战。而作为坚定不移的反方,她是如何看待心理咨询的?本文是系列长文的第一篇。 —— www.
  (注:此处的心理咨询主要指发展性咨询,即针对不适用心理障碍诊断的人群的一般性咨询)
  一提起心理咨询,我就掩饰不住自己满满的恶意。如果说前几年文艺青年们还能以心理分析的名义装逼,现在,随处可见廉价贩卖的"正能量读物"已经彻底毁灭了这一领域的格调,使其越来越流于肤浅和庸俗。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都市白领身份的年轻女性,在结束了一天的瑜伽课程后,拿着本关键词为"灵修""冥想"或是"活在当下"的书,试图为自己单调苍白的人生赋予意义。她们欣喜地发现,原来心灵的平静来源于空白;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上,就能完成一次心灵的探索;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冲突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判断,顺其自然。她们对这些文字(以排比,比喻,叠字形容词为主体的短句)一见如故,因为她们本来就抗拒思考,不爱追问,不关心与自己物理距离超过五米以外的事情,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情绪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剧烈波动。因为这种阅读不需要占用她全部的认知资源,她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审视自己,脑中出现郭敬明式的独白:我穿着自己精心挑选,质地良好的裙子,高跟鞋制造出恰到好处的不适感,我花半小时化妆只为悦己,眼前的食物从视觉到味觉都令我愉悦,我此刻正在用文字丰满自己的心灵,我是如此善待自己,接纳自己,我赋予自己正能量,足以战胜生活中任何的不愉快。
  这种正能量是小市民们生活的动力。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已经获得满足,再高级一点的动机是对安全感的需要。在当代的中国,这个需要其实没那么容易实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食品、空气和水,乃至居所和工作,都不能得到安全保障。这不是一个心理学可以给出答案的问题,所以心理学给出的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当然,他们并没有勇气直接把这句话讲出来,他们会引导人把注意力从环境转移到自身。当前最有市场的并获得最大成功的心理健康指南,是指导一个已经满足个人衣食住行最低需求的个体把世界局限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不思考那些需要连续追问并可能指向无解的问题,尽可能忽略可能威胁到自己稳定感和安全感的信息,把爱心奉献给宠物、孩子以及慈善机构等一切温顺的事物,发展一个不给自己造成经济负担、操作简单的爱好,结识一群与自己智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似的朋友,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方向:主观幸福感。
  乐嘉是他们的导师。他借 (chao)鉴 (xi)了美国人泰勒.哈特曼 (Taylor Hartman )的《色彩密码》 (The Color Code)以及与之类似的罗格.波尔克曼 (Roger Birkman)在《性格密码》 (The True Colors)中的观点,通过替换和改编几种颜色的含义得到一套本土化的性格色彩学理论。这套理论和几千年前的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以及脱胎于体液说的气质类型说没有本质区别,其目的都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给人打一个标签。这是一种懒人的学问,只要通过该鉴定方式确认自己的类别,就可以拥有一本对号入座的行动指南。这种疗程短见效快的药方特别适合十几岁以后逻辑思维水平就停止发展的群体。它与星座学说的唯一区别就是:你的星座是由父母的做爱时间决定的,而你的性格色彩是由乐嘉们决定的。
  有传言说乐嘉的出场费在所有名人中排行第一。心理学学院派一边鄙视他,一边想要复制他的成功模式。然而这些拿着自己节操扭扭捏捏欲抛又止的人未必明白,让乐嘉成功的绝不是他的理论,而是他对低智商人群最近发展区非常精准的把握(注: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概念,指发展的可能性与其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乐嘉给出的"指点",以求助者的认知水平此前绝对未曾想到,但又不超出他们当前的理解能力范围。这种落差会带给人一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一刻的大脑活动与嗑药和赌博赢钱高度相似。这已经足够让人愿意掏腰包享受这一过程。至于长期效果,乐嘉只需再加一句:你以后记住我的话,会对你很有帮助。大功告成。我相信乐嘉为了寻找他目标人群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很多尝试,并最终拥有了一套稳定的问答题库。由于他的受众水平有限,这个数据库不会超过他长时记忆所能承载的容量,也极少会在检索时遭遇卡壳。在我看来,应对智力和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不需要掌握多少学院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或是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但一定要知道两件事:一,一切你与亲密他人关系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你和父母的关系问题(这一条配合煽情词汇使用效果极佳);二,你必须牢记十种以上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揭示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格特质(例如,你外表坚强内心脆弱,你有不切实际的抱负,你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等等)。前两天乐嘉写长微博褒赞郭敬明,他心里很清楚,两人的粉丝群体存在很大比例的重合,愿意为郭敬明掏钱的人,也多半热爱乐嘉。
  如果乐嘉的例子尚不足以代表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毕竟在圈内人看来他就是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那么我们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领域,审视一个风靡一时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循证的 (Evidence-based)心理咨询理论——由艾力斯 (Albert Ellis) 提出雏形并由贝克 (Aaron Beck)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这一流派中获得最大成功的就是建立在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的行为矫正技术。这一理论源自动物实验,并对人同样适用。
  例如,咨询师可以通过让来访者循序渐进的暴露在令自己感到恐惧或焦虑的情境中来治疗恐怖症和强迫症。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技术——旨在矫正人的不合理信念认知咨询和治疗,操作起来则复杂得多,且效果难以评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访者主诉因为家境贫寒而在择偶问题上备受打击。他的问题被咨询师毫无困难地界定为认知偏差的一种:"绝对化"。翻译成通俗说法就是:"你认为出身决定一切,因为家里没钱,买不起房,所以你是没人爱的,这是一种认知歪曲。"然后,咨询师毫无困难地把"这个想法因过于绝对化而不合理"的理念传达给他。他当然可以毫无困难地认同自己的偏激,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否定这一结论。他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探讨这种信念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强的。最后问题来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过寻找支持和反对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这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即他的观念在现实层面更可能被证实还是证伪。—— 一周后他告诉咨询师,他觉得这个想法被无情的现实加强了。咨询师慌了神,短暂镇定后拿出最后一招,即百试百灵的心灵鸡汤:"我从你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潜力,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拥有最宝贵的资源——孤独,学会享受这一资源,它会开出花来。"——我相信任何流派的咨询师都熟练掌握了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基本技巧,并可以说的比这段精彩百倍。最后来访者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浑身充满正能量,热泪盈眶的离开,已经忘记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决的烦恼。
  即使最资深的咨询师,也会很小心地回避有关个人信念的追问,这也是认知疗法往往中途流产浅尝辄止的原因:咨询师往往无法区分这到底是一个心理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无法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回避针对这一问题的道德判断。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凭什么觉得你对他信念的修正是合理的呢?
  尽管这个例子虽然有简化咨询过程的嫌疑,但它说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咨询师最后都变成人本主义的拥趸。因为人本主义所强调的温暖,尊重和共情使得咨询关系最融洽,咨询师获得的成就感最多,来访者的脱落(中途停止咨询)率最低。而且,它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无论来访者最初主诉是社会现实问题还是人际关系问题,咨询师都必须把它概念化为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他只需要处理来访者的认知和情绪,并小心翼翼的避免道德和价值观的判断,最后把现实层面的问题抛给对方。因为咨询师需要让来访者感受自身的需要,做出自由的选择,并把这叫做成长。
  基于人本主义思想而发展出来的心理咨询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卡尔·罗杰斯 (Carl Rogers)创建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他们汲取了胡塞尔 (Husserl)的现象学与萨特 (Jean-Paul Sartre)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其咨询技术基于如下人性假设:首先,他们强调个体的责任,认为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做出选择,改变自己;其次,他们强调"此时此地",认为过度缅怀过去和计划未来会影响到对当下生活感受的体验;他们不会为个体贴标签,认为没有人比来访者本人更了解自己;最后,他们认为人是理性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他们强调来访者自身的力量,认为他们自己完全能克服所遇到的暂时困境,并不断寻求个体发展与自我完善。
  不幸的是,这几乎和给来访者嗑药没有什么区别。离开这个四季如春的咨询室,他们发现了解自己与适应环境变成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此处省略一万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如咨询师鼓励的那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有涉嫌歧视的不平等规则或者观念的普遍存在(如户籍制度和劳务合同双轨制),也再无可能无条件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如果某个行业的潜规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那么对成功的渴望与对快乐的追求常常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他们对自身需要倾听的越清楚,感受到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越强烈。妥协和遗忘是自动习得的最好用的应对策略,虽然他们最后会把成功归功于心灵鸡汤。成功人士都是熬制鸡汤的一把好手,例如李开复,任志强,马云,俞敏洪。当然还有鸡汤界鼻祖:卡耐基 (Dale Carnegie)。
  是的,无论在哪国,咨询师都不可能讨论社会制度的问题,但正如人本主义流派所坚信,并为几乎所有咨询师所认同的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视人格和个性的发展,鼓励来访者挣脱束缚,认为个体只有靠自己的选择的道理发展才能成其为人。此时,咨询师所谓的价值中立,是建立在这些被西方主流社会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中国本土心理学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理论体系完整的咨询和治疗流派,所以在这些涉及价值观的基本立场上可以说是全盘西化。问题来了,这些价值观是否适应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呢?这里面至少有两个问题:首先,主流媒体宣传的集体主义是以压制个性发展为前提的,而自我牺牲的奉献观也同样将个人利益置于弱势地位;再者,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自我是与亲密他人高度卷入的,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个人感受与重要他人的感受的区别,而这一问题在西方社会不存在(见 Markus 和 Kitayama 于 2010年发表在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综述)。
  正如我前文指出的,至少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咨询心理学必须通过回避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才可能逻辑自洽的使用一个源自西方的理论以及相应的治疗技术。因为社会历史因素不可避免会涉及道德判断,意识形态,价值观这些议题。在咨询过程中,为了绕开这些议题,咨询师会下意识的剥离人的社会属性,而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人性本身。
  对于心理咨询起效机制的一个常见看法是:来访者从咨询室环境中通过与咨询师互动来实现自我觉察,并学习人际互动技巧。这些知识在他们走出咨询室之后继续适用。这个看法所隐含的假设是:人性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使得在一个环境习得的技巧可以顺利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研究证明人性非常脆弱,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健全程度。(未完待续)
   作者近照
  文/郭婷婷,微博 (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推荐阅读:
  1、逃离心理咨询(二)
  2、正方:承认现实之后
 
心理大全身心大全网站目录投稿:书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