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宋武帝刘裕北伐为何失败历史上对刘裕评价如何


  刘裕北伐为何失败
  历史上对刘裕北伐的评价非常高,但也让后人时常惋惜刘裕北伐的最终失败。那么,刘裕北伐为何失败呢?目前广泛被人接受的观点便是篡位说。
  当时刘裕第二次北伐,已经将后秦势力从长安赶了出去。同时长安的民众对刘裕大军十分的欢迎与支持,如此好的局面下,刘裕却辜负了长安百姓的期盼,慌忙的回到建康主持朝政大局,仅留年幼的儿子刘义真在长安镇守。就是因为刘裕的仓促回朝,使得本来形势大好的北伐后秦以失败告终,但刘裕成功篡位,最终成为宋朝的开朝皇帝宋武帝。
  但是就当时的朝政局面来说,刘裕的智将刘穆之死亡无人主持朝政,司马氏一族对皇权虎视眈眈,如果刘裕不立刻返回东晋,那么他不仅会失去唾手可得的皇位,更会失去他的性命。但是刘裕不该草率的任命刘义真为长安掌权人,毕竟稚子年幼,无法真正的把握局势。所以王震恶被沈田子杀死,夏王赫连勃勃趁机窃取了刘裕的北伐成果。
  追究刘裕为何草率重托于刘义真,其一不过是刘义真是他最为信任的后代,其二则是刘裕轻视了长安混乱的局面与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最后的原因则是刘裕手下真正受他信任的大将谋士很少甚至没有,如此的情况下,刘裕选择王镇恶以及沈田子辅助刘义真也是盲目无奈之举,所以刘裕最终北伐失败有着必然的原因,现在你知道刘裕北伐为何失败了吧!
  刘裕简介
  刘裕,又名刘德舆,生活的时间是公元364年到422年,徐州人氏,自称是刘邦的后代,祖上是贵族,到父亲一代没落,刘裕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贫寒,他只能寄养在他人家,又叫刘寄奴。
  刘裕年长后参入伍军,逐渐展示出他统领军队的能力,平定桓玄,迎接晋安帝回到皇位,赶走桓玄的党羽势力,他被推到政治舞台的中央。消灭南燕,解除东晋北方的威胁;带兵平定叛将卢循等人,保朝廷安全;攻灭后秦,扩大东晋北方的疆域;实力雄厚后 ,谋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晋恭帝,逼恭帝让出皇位,建宋国,号宋武帝。
  刘裕称帝后,收军权于中央,削弱地方势力;整顿官吏制度,重用寒门子弟;抑制地主大肆兼并土地,解放农民;减免赋税,重视农业发展;重视文化教育,整理书籍;生活勤俭朴素,不因女色耽误国事。
  刘裕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刘义符继承皇位,公元422年去世,享年六十岁。在位仅仅三年,却给宋国的繁荣打下坚实基础,后来宋国成为东晋南朝时期领土最大、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
  历史上对刘裕看法不统一,有人说他篡位,害死晋安帝和晋恭帝,手法残忍,为人狠毒,后代统治者对他多有贬低。有人说他是一位军事奇才,擅长以少胜多,指挥各种战役都能取得胜利;是一位政治家,治国方面有很多创新的举措,他的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宋武帝刘裕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宋国。三是赵匡胤创立的宋朝。历史上为区别赵氏宋朝,就称刘裕创立的宋国为南朝宋或者刘宋、水宋。
  刘裕出生寒门,寄居在他人家,性子贪玩爱赌博。长大后,参军入伍,骁勇善战、用兵如神,很快就受到重用,此间正值乱世,朝廷动荡不安,几经周折,刘裕掌握朝廷大权,先后废除两位皇帝,自行称帝,建立宋朝。
  刘裕掌握国家后,采取了许多政策来稳定和发展国家。一是体恤百姓削减赋税,注重发展农业。二是解决圈地问题,抑制土地兼并,把土地拿来分给更多的人,禁止私自隐瞒人口。三是施行廉政,对于皇亲国戚中骄奢淫逸的人全部罢黜,任用寒门人士,摒弃任人唯亲,或者任人看地位的做法。四是注重文化教育,收藏和整理图书,改善社会风气。
  刘裕被历史上称为宋武帝,应该是对刘裕军事才能的肯定,刘裕征战一生,打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胜利,大多数还是以少胜多,他发明的"却月阵",用水军和步兵共同作战,相互配合,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以两千将士打破对方三万人马的传奇。
  刘裕当皇帝时已经是五十七岁,励精图治,为宋国的长治久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位三年,国力是整个南朝时期最强盛的,可惜的是刘裕的子孙不是昏庸无能就是惨无人道,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五十九年,公元479年,南朝宋灭亡。
 
历史大全奇趣大全网站目录投稿: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