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每一次读庄子都有新的感悟懂得这四个


  01
  《达生》这一篇是《庄子》中寓言最多的一篇,很多广为人知的成语都来自这篇,比如"呆若木鸡"、"津人操舟"、"吕梁泳者"、"醉者驾车"、"梓庆削木"等等。这一篇的内容非常丰富,当然思想性也非常高,常常在很多地方被引用。   那这一篇"达生"究竟讲了什么呢?在这一篇的第一句话庄子就讲了: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庄子说,真正懂得生命真相的人,不会去追求生命所不需要的东西;真正明白命运真相的人,不会去追求命运所达不到的目标。"达生"即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那这种智慧是什么呢?庄子说的"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形体健全,精神充沛,就与自然合为一体了。其实庄子就讲了四个字:"形全 "和"神全"。   02:
  可能你会问,什么是"形全"和"神全"呢?   简而言之,就是要懂得保全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完整性,让身体和精神都不受外界干扰,做一个"形全精复"的人,或者说"内圣外王"的人。这么说可能还不好理解,我们用一个故事来说吧。   庄子说,"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 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囗逆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   庄子说,一个喝醉酒的人,从车上摔下来,虽然会受点伤,但是不会被摔死。这是为什么呢?庄子说,喝醉酒的人,身体与其他人一样,受到的伤害却不一样,这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处于整合的状态。乘车时没有知觉,坠车的时候也没有知觉,他们在面对危险,甚至死亡的时候,情绪都没有进入他们的内心。意思是他们面对危险的时候,内心没有害怕、恐惧这些情绪干扰。因为喝醉了没有知觉,反而让精神得到了保全,让自己免受伤害,这就是庄子说的"神全",是不是非常形象?   我们其实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人醉酒之后,从高处落下,或者摔到沟里,但却安然无恙,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如果有自己喝醉经历的人都知道,喝酒之后,有时候遇到危险,反而处变不惊,第二天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面对风险和困难的时候,恐惧 、害怕、紧张等等情绪会随之而来,而这些情绪会让我精神慌乱,失去了"神全"的状态,反而让我们不能专注于应对风险。就像俗话说"酒壮怂人胆",说的就是喝酒之后,虽然知觉不灵敏了,但是我们内心的畏惧和紧张感也少了,这样我们面对困难也更加从容淡定。   其实这种"神全"的状态,在竞技比赛中也是一样的。顶尖的高手比的从来都不是技艺或者技巧,而是精神和状态,谁能够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还能稳定而专注的情绪,心无杂念,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成为最终的赢家,这些都是"神全"的意义和价值。   03:
  关于"神全"庄子还说了一个故事,列子问关尹说"圣人潜入水中不会窒息,踩在火上不会烫伤,行走于万物之上也不会害怕,请问为什么他们能达到这一的境界的呢?"   关尹说:"这是因为持守住纯和之气,并不是什么技艺和智巧能做到的。来来来,请坐下,我告诉给你。但凡具有面貌、形象、声音、颜色的东西,都是物体,那么物与物之间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又是什么东西可以居于其他事物之前呢?这都只不过是有形状和颜色罢了。所有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凭借着形体和声色等外在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永远居于前列,懂得这个道理,而且深明其中奥秘的人,就没有什么能控制或阻遏住他的了!这样的人处在本能所为的限度内,藏身于无端无绪的混沌中,游乐于万物或灭或生的变化环境里,本性专一不二,元气保全涵养,德行相融相合,从而使自身与自然相通。像这样,他的自然禀性持守保全,他的精神完全没有亏损,外物又从什么地方能够侵入呢!"   04:
  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抛弃世俗之事,则形体不劳累;遗忘生命,则精神不亏盈。形体健全,精神饱满,就与道合一。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两者相合就形成了物体,两者分离就回归原始。形体和精神不亏损,就能顺应世间各种变化;修养了再修养,最后归于自然。   这就是所谓的"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庄子通过列子和关尹的对话,以及"醉者驾车"的故事,来阐述了自己对于"形全"和"神全"的智慧。就是"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能够保全自己的形态不受侵害,保全自己的精神不受干扰,才是最接近于"道"的境界。说到这里,是不是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冥想"的画面?是的,通过冥想可以让自己全然忘掉自身并专注于内心,不管是老子、庄子,还是王阳明,都非常推崇从每个人的内心去寻找最原始、最本能的力量。   05: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 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如果想要避开形体的操劳,就要抛弃世俗之事,抛开了世俗的事就没有了拖累,没有了拖累就平心静气,平心静气就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状态就接近于"道"了。   每个人的身体是脆弱的,生命也是脆弱的,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其实庄子这种"达生"的思想,在《庄子》一书中,有很多地方都要体现,比如之前我们之前在《庄子·大宗师》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道什么是天命,知道什么是人为,这个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如果明明知道做不到,还要去螳臂当车的话,做超出自己能力边界的事,那么就很危险。   所以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徒劳无功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思想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庄子在这里并不是不鼓励大家读书,不然他也不会写下十几万字《庄子》供后人阅读。在这里,庄子是想要提醒我们,要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也是无限的,所以要控制或者说克制我们的欲望。   就像庄子在这一篇《庄子·达生》一开始就告诫我们: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是不会去追求不需要的东西;真正懂得命运的人,是不会去追求达不到的目标,这正是庄子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感想大全写作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