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昆阳之战刘秀通过这仗奠定了光武中兴的基础


  由于先前征讨刘秀失败了,王莽于是再征召42万大军,命令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前往南阳镇压。他甚至把上林苑中饲养的虎、豹、犀、象等动物驱赶南下,想以声势吓人。并且将一个高过丈余,腰有十围的凶壮巨人名叫巨毋霸的大力士,改名为"巨母霸",封为垒尉,即防守堡垒之人,派上战场。表面看来,确实声势煊赫,王莽遂把这支部队命名为"虎牙五威兵",号称100万。于公元23年夏季,南下与严尤、陈茂会合。
  王莽的百万大军经过颍川郡时,"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正好与刘秀所带的在昆阳北边阳关聚(今河南禹县西北)巡查的几千人遭遇。汉军新莽军太盛,不待命令就争相逃命。当时北伐军总共才有2万人,且分散在所占领的四郡。一时集中不起来,即使集中起来,也会被这百万雄师碾为齑沫。刘秀等人哪敢正面与之交锋,没办法,也就跟随众人退回昆阳据城死守。汉军将士们无不内心怯懦,惊魂未定,皆言不可抵挡,商量着逃跑的办法,士气低沉如暮云。刘秀这时显露出了他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他说昆阳是军事重镇,不能丢。现在敌强我弱,逃也免不了一死;唯有拼死一战,或有胜机。但因刘秀资历浅,在更始将领中威望不够,认为他"素日小敌怯,何来大敌勇?"所以没有多少人信服。刘秀表示,愿身先士卒,杀出重围,去郾城定陵搬兵。他只要王凤、王常等人死守昆阳就行,等待援军。当时昆阳守军只有八九千人,刘秀遂带着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偏将军邓晨等13名心腹骑兵,由南门乘黑夜杀出。
  新莽将领王邑很轻视汉军,并不把这十几匹人马放在心上,认为是逃兵而已;而更始将领王凤则认为这十几匹马,要想冲过新莽的阵营,那也简直就是神话。因此,就在昆阳被重重包围的情形下,决定投降。但王邑拒绝了,他说:"百万雄兵,所过当灭,今日屠此城,以血砺刃,岂不快哉!"决心屠城立威,因此不肯接受王凤的投降。王凤顿成哀兵,唯有死守。昆阳城坚,王邑一时攻取不下,形成僵局。
  刘秀到郾城、定陵一带游说,郾城、定陵两县都是舂陵子弟兵,义气千秋,甘愿同生共死。因此他先带回来1000多人组成先头部队,回兵救昆阳。王邑自恃兵力雄厚,骄妄轻敌,"意气甚逸",又自以为是,和王莽一样,都是"腐儒"角色,迷信"声威"之类虚的东西,并不把这股小部队太当回事,仅派几千人的巡逻队阻挡刘秀。刘秀一改平日儒雅的形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冲锋陷阵,来回冲杀,接连斩杀几十个新莽兵。军威大振,更始将领赞叹道:"偏将军是见小敌怯、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于是纷纷忘死,杀向敌阵。就这样,刘秀首战告捷。
  刘秀不但勇猛,而且极有智谋,他写了一封宛城已派大军增援昆阳的书信,不日即可抵达,在送往昆阳途中,故意丢弃于地。王邑军捡到后争相传看,王邑得知后大惊,加之新败,军心遂如秋草遇霜一样,立时摇落。
  而刘秀由于首战告捷,个个意气昂扬,恨不再战。于是刘秀又在陆续赶来的援军中,挑选精壮,组成一支3000人的敢死队,如狼嚎叫似的向王邑的大本营猛冲。新莽军本就是征召来的各地郡兵,斗志不强,又新败怯敌,恐惧像瘟疫一样蔓延。王邑又担心州郡兵失去控制,遂下令各营坚守阵地,不准擅自出兵。这等于自捆手脚,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双方刚一交锋,阵脚即乱,那些虎、豹、犀、象,首先伤了自己人,又不像训练场上可以收拢。不多时,司徒王寻就死于乱军之中,副帅一死,士气顿挫。而坚守昆阳城内的王凤守军,趁机杀出城外,夹击王邑军。王邑腹背受敌,加之此时天助刘秀,风狂雨骤,滍川盛溢,王邑军惊恐,争着逃命,互相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浮尸百里,水为之塞。王邑﹑严尤﹑陈茂轻骑踏着死尸渡水而去,一口气跑了上百里才停下。王邑回到洛阳只剩下长安勇敢数千人。百万雄师就这样一败涂地,王莽的主力遂告覆没。汉军则战果辉煌,尽获武器辎重。
  昆阳之战,遂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绝妙战例。
  刘秀一战成名,与其兄刘縯成为汉军双壁。
  从此,王莽再也没有能力和更始抗衡了。各地豪杰闻讯后纷纷树立反莽大旗,撞响了新莽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
 
历史大全奇趣大全网站目录投稿: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