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世界遗产之保加利亚篇个


  Bulgaria
  1伊凡诺沃岩洞教堂 (1979)
  2马达腊骑士崖雕 (1979)
  3博雅纳教堂 (1979)
  4卡赞利克的色雷斯古墓 (1979)
  5内塞巴尔古城 (1983)
  6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 (1983)
  7皮林国家公园 (1983, 2010)
  8里拉修道院 (1983)
  9斯韦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 (1985)
  10喀尔巴阡山脉和东部其他地区的古老和原始山毛榉林(2007, 2011,2017)
  1 保加利亚伊凡诺沃岩洞教堂 (1979)
  Rock-HewnChurches of Ivanovo
  伊凡诺沃岩洞教堂是保加利亚著名古迹。它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鲁塞城附近的伊凡诺沃村一带,是修凿在洛姆河沿岸上的一些大小教堂。这一庞大建筑群修建于12世纪初,工程最初是由僧侣若阿香倡议的,他后来成为保加利亚的第一位天主教大主教。1396年,工程全部完工。在伊凡·亚历山大统治时期,该工程与塔尔诺沃地区的文艺繁荣交相辉映。
  无论是中世纪的特谢尔旺城,还是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都城大特尔诺沃,与伊凡诺沃的联系都一直比较密切。而且,由于保加利亚历代国王的慈善与损赠,特谢尔旺和大特尔诺沃对伊凡诺沃岩洞教堂群的建造与布置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在三个岩洞教堂中还可以看到当年一些损赠俏像的碎片和一些题铭,题铭上记载了保加利亚国王盖奥尔吉·泰尔塔一世于14世纪初在此出家,死后就葬在悬崖上的一个石墓里。
  过去,这些大大小小的岩洞教堂由长廊和木拱廊连结在一起,后来由于山体滑坡和塌方,一些长廊和拱廊遭到破坏。但教堂内精细的石雕,或纵或横的大型壁龛,以及内部四通八达的游廊,都显示出古代建筑学的发展水平。几乎所有的伊凡诺沃岩洞教堂都绘有风景或人物壁画用作装饰。壁画反映了古希腊艺术特色,其中以特萨克瓦塔教堂的壁画最为有名。该教堂分为前廊和主殿两部分。教堂的四壁和屋顶上全是壁画,内容多为描写基督教盛典和对基督热爱的场景。屋顶上有一组描述圣热罗姆生活场面的壁画,这是同一题材中最早的记载之一。此外,主殿的北墙上还绘有伊万·亚历山大的肖像。
  特萨克瓦塔教堂的壁画是当时艺术仅存的例证,它表明了13世纪时拜占廷艺术中斯拉夫派的存在,并且使塔尔诺沃画派的声望大增。这些壁画既是对众多主题的综合,也是对拜占廷传统所固有的构图风格和典型和古希腊图案的概括。壁画在线条的勾勒、画面的对称、人体的比例等各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和中世纪壁画的孤品。
  伊凡诺沃岩洞教堂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洛姆河流域伊凡诺沃村一带,由岩洞教堂、小教堂、修道院和洞穴组成。12世纪,第一批隐士开始在这里开挖洞穴和建造教堂。绘于14世纪的壁画向人们展示了塔尔诺沃(Tarnovo)画派艺术家们杰出的艺术表现力。
  2 保加利亚马达腊骑士崖雕 (1979)
  Madara Rider
  马达腊骑士崖雕刻画的是一位骑士斗败狮子的场面,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马达腊镇附近的一面高约100米的悬崖之上。在公元9世纪前,保加利亚人并不信仰基督教,那时马达腊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主要的宗教场所。在崖雕的边上还刻有铭文,讲述了公元705年至801年间发生的事件。
  山崖高约100多米,马达腊骑士崖雕雕刻在离地面23米高的悬崖上,刻的是一位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骑士,马蹄踩在一只身上戳着长矛的雄狮身上,骑士身后随有一条猎犬,表现了勇士斗败狮子胜利时的情景。据说浮雕是为了纪念保加利亚可汗在一个时代的胜利,当时他们的势力对拜占庭构成严重的威胁。浮雕的边上刻有铭文,叙述了公元705年到831年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浮雕上面有铭刻于不同时期的三段希腊文碑文,分别记叙了当时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关系的大事。但这些碑文已严重侵蚀,难以辨认。马达腊骑士崖雕为欧洲所罕见,尽管受到了侵蚀,但还算保存的比较完好。
  3 保加利亚博雅纳教堂 (1979)
  Boyana Church
  博雅纳教堂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娅以南约8000米处的博亚纳村。因其是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东欧中世纪建筑之一. 博雅纳教堂位于索菲亚城郊外,由三座建筑物组成。东侧的教堂最初建于公元10世纪,后于公元13世纪初由卡洛扬大总督指挥扩建。卡洛扬大总督还决定在东侧教堂旁再建一座双层教堂。第二个教堂里有绘于公元1259年的壁画,这些艺术品使该世界遗产成为了最重要的中世纪绘画收藏地之一。第三座教堂建于19世纪初,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堂群。该遗产是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体现了东欧中世纪的艺术风格。
  博亚纳教堂由三座教堂组成:西教堂、中教堂和东教堂,分别建于19世纪、13世纪和10世纪。尽管其建造年代和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外观上看去,它仍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建筑整体。其中最古老的教堂当属建于10世纪的东教堂。东教堂的建筑设计是典型的希腊十字型风格,上面有一个圆屋顶、东侧有向外突出的半圆形后殿。后殿墙上有一个20多公分高的拱型小洞,是防御用的。那个时代,古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战胜拜占庭军队,联合建立自己的国家——斯拉夫保加利王国,为防御外族的入侵,他们在塞尔迪卡(索菲娅市)周围修建了坚固的防御系统——35个要塞和城堡,博雅纳教堂就建在要塞内部,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从教堂南侧可以看到这个建筑的整体效果。墙体中部有一个仅容一人出入的门,门离地面4米多高,有可拆卸的铁架楼梯通向地面。门的上端和两侧各有一米高的潜入式盲拱型门(注:英语为blind arches,装饰作用的拱型门)。门上方是被称为"狼牙"的同心圆型砖饰。砖饰上有一排小孔,据说这些小孔原来镶嵌着漂亮的陶瓷片,曾经非常富丽堂皇。东教堂曾经遭到地震的严重破坏,墙体上有明显的裂痕。教堂上的壁画破坏严重,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下来。壁画有内外两层。根据研究,外层的壁画和中教堂的壁画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而且是同一画家的手笔,估计也是"博雅纳大师"的杰作。内层壁画是才被发现的,不知处于什么目的,这层壁画被一层厚厚的石膏给盖住了,所以消失了几个世纪。这层壁画应该要比外层的久远,创作年代要早于13世纪的。
  中教堂是保加利亚第二王国时期卡洛扬大总督下命于1250年修建的,所以又称"卡洛扬教堂"。中教堂墙上色彩艳丽的壁画最为著名,它是由一位佚名的画家于1259年绘成的。画家描绘了89幅场景,24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后的晚餐》和圣像画最为著名。画家把现实生活中的生与死、痛苦与欢乐、忠诚和友谊、母性和献身等等融入宗教画面中,圣经的故事成了反映现实人类生活的载体,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圣人们不是刻板的神像,而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人,生动的面部表情和姿势反映出各自的个性和特点。壁画上还有当时的保加利亚国王康斯坦丁·阿森及其王后伊丽娜和卡洛扬总督及其夫人德西斯拉娃的肖像,生动逼真,神态安详。南侧有一幅壁画描绘了舟行海面的场面,舟上妇人掩面而泣,男子镇定自如。舟下一排旋涡表示惊涛骇浪,其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不禁联想到20世纪的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研究者认为博雅纳教堂的壁画才是真正文艺复兴的先驱,比始于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整整早了一个世纪。
  西教堂的门是整个建筑的入口,厚重的黑漆铁门,有一人高,一米半宽,门上有很多洞和坑凹之处,据说这是保加利亚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独立战争年代留下来的枪炮遗痕。据说西教堂是专供教堂工作人员和信徒们休息的地方,教堂成为游览胜地之后,这一功能自然废弃了。
  4 保加利亚卡赞利克的色雷斯古墓 (1979)
  Thracian Tomb ofKazanlak
  卡赞利克的色雷斯古墓发现于1944年,位于保加利亚中部巴尔干山脚下的"玫瑰谷"中的卡赞利克城城边。卡赞利克城是在中世纪的克伦要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以盛产香料闻名,被誉为保加利亚的"玫瑰谷之都"。同时,这里也是古代色雷斯文化的中心,有大量的色雷斯文物出土,其中就以 1944 年发现的这座公元前 4 世纪的色雷斯古墓最为著名,其历史年代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墓位于色雷斯王修瑟斯三世时期的都城修瑟波利斯(Seutopolis)附近,是色雷斯王国大片墓地中的一部分。该古墓内有狭长的地道和圆形墓室,均以壁画装饰。这些壁画代表了卡赞利克的墓葬仪式和文化。古墓中的绘画作品是保加利亚保存最完好的古希腊时期艺术杰作。
  色雷斯古墓保存完好。在一座耸起的宽大坟头下,有一个长方形的前庭,从前庭向前,一个狭窄的石砌通道口后面是一条拱顶的走廊,走廊的尽头是墓室,里面安葬着色雷斯王子夫妇。墓室的直径为 2.65 米,顶高 3.25 米,室顶呈钟罩形,走廊与墓室全部用砖砌成。这是当时色雷斯建筑艺术的典型。墓壁上有精美的彩色壁画,表明希腊艺术已在当时色雷斯贵族中广泛传播。但奇怪的是,除了这座古墓的壁画外,在其他色雷斯墓中却没有任何遗存。其主壁画是一幅丧宴图,位于墓室的下边。画面中心为王子夫妇,左右配以立和坐的妇女,再向两侧是捧酒人、奏乐人、牵马人、侍女、马车等。这幅父母和亲戚等人向死去的王子夫妇依依不舍地作诀别的画面,凄楚动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极为精致,为了解当时色雷斯王族的生活和习俗保存了重要资料。墓室上边的壁画则是一些飞奔中的马车,具有很强的力度感和写实性。墓室的入口处,还绘有一对夫妇的像。此外,在长方形前室里尚绘有步兵、骑兵战斗场面的壁画。尽管这些壁画的个别细部采用了胶画技法,但基本上是以壁画技法绘制而成。色彩基本上以红色、白色和绿色为主。不论是壁画的整体构成还是不同的细部技法,都与现在已知的古希腊绘画与雕刻艺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今,色雷斯古墓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遗产委员会首批 5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为了防止损坏,还在附近修建了一座陵墓模型,供游客参观。同时,根据当时色雷斯王修瑟斯之名而命名的古城修瑟波利斯遗址亦已出土,就在色雷斯古墓附近。全城占地 46 万平方米,有厚达 2 米和带有角楼的城墙供游人参观。
  5 保加利亚内塞巴尔古城 (1983)
  Ancient City of Nessebar
  内塞巴尔古城位于黑海沿岸一个由岩石组成的半岛上,3000多年前,这里最初是色雷斯人聚落。公元前6世纪初,这里成了希腊殖民地。城市的遗迹大多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包括卫城、阿波罗神庙、广场和色雷斯人建造的堡垒剩下的一面墙。其他重要的古迹还包括中世纪时期建造的旧米特罗利亚教堂(Stara Mitropolia Basilica)和一些要塞,当时这里是黑海西岸最主要的拜占庭市镇之一。19世纪建造的木屋则体现了当时黑海地区典型的建筑特色。
  内塞巴尔古城建立于公元前两千年,历史上起防御功能。内塞巴尔(从前的是色雷人的内塞巴尔,后来为希腊人控制)位于保加利亚沿黑海海岸一个半岛的石质海角上。1934年以前,曾沿用其色雷斯名而称之为"梅森布里亚"。全城位于一个半岛上,半岛面积原来比现在要大两倍多,由于海水不断上涨,许多地面已被淹没,大部分古迹已沉入海底,如今它与大陆仅有一线之地相连。但不管怎么说,它仍然是考古学者和旅游者感兴趣的地方。半岛上多岩石,四周景色秀丽。沿着惟一的一条宽仅15米-23米的通道,穿过围墙中的古门,方能进入。
  古城历史悠久。色雷斯人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居住于内塞巴尔,这里是黑海上最古老的人类定居点。内塞巴尔在公元前510年左右成为希腊的殖民地,是当时本都—尤辛努斯地区(Pontus-Euxinus),即现在的黑海地区殖民地中最古老的一个。公元72年,内塞巴尔被罗马帝国的势力征服。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这里成为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据点。拜占庭统治时期,曾为富饶的商业城市。保加利亚的第一个王国在公元812年到927年处于国家全盛时期。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这座城市交替处于希腊和保加利亚的统治之下。内塞巴尔在公元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也正在那一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之后,这里一直到1878年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
  古城内多历史古迹,这里留存的10多座教堂几乎代表了基督教文明的每一个时期,从建于公元5世纪的最古老教堂直到上世纪末的教堂,每代都有杰出建筑,故有"天然博物馆之称",其中大部分建于13、14世纪,以圣约翰、阿利特格托斯教堂最为精致,保存也较好,施洗者圣约翰教堂也很吸引人,这些教堂的建筑工艺富有独创性。小块的凝灰岩和数排砖头交错重叠,构成不同寻常的装饰图案。在自然防御站点的入口发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防御工事的遗迹,塔楼以石灰石包装,遗迹大小为800m×300m,其中拥有小广场和窄小的、弯曲的街道。城市的木质建筑装饰以彩色的石头和陶瓷居多,可追溯到18、19世纪保加利亚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拜占庭和保加利亚建成的包括内赛巴尔古建筑群在内的和谐的建筑群,包括教堂和礼拜堂,是和谐的砖石结构。"内赛巴尔是数个已经灭绝文明见证",它"再现了从不同方面,一个濒危帝国边境的边赛城市的重要历史地位。"
  6 保加利亚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 (1983)
  Srebarna NatureReserve
  斯雷伯尔纳湖位于多瑙河泛滥平原上,在锡利斯特拉省锡利斯特拉镇以西19公里,多瑙河南岸1公里的地方。占地面积600公顷,海拔高度大约100米。这个淡水湖位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上,1949年以前两者是连通的。在连通时洪水每年泛滥并且湖平面每年长高1米。然而,1978年人们重新用运河将两者连接起来。湖边的土地多是沼泽,紧挨着的就是低山。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是保加利亚东北部广大极需保护地区中的唯一一块陆地自然保护区,是乌克兰--哈萨克生物省的植物区。芦苇群落中的植物有禾本科群落,这种植物占据了保护区2/3的面积,形成了一道沿湖天然屏障,此外还有水百合和一些稀有的湿地植物。这里共有大约67种植物,其中几种在欧洲很少见。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鸟类而建立,这里有将近180种鸟(保加利亚鸟类种数的1/2),其中包括80种候鸟。有99种鸟可以饲养,其中包括达尔马提亚鹈鹕、白尾鹰、朱鹭、白篦鹭、小鸬鹚。这里也是保加利亚境内唯一的大白鹭栖息地。此外还有其它5种苍鹭在保护区内筑有大约1000多个巢穴。其它种还包括哑天鹅、鹅、鸭等。水獭在保护地中偶有发现。白头鹅、红腹鹅和蓝喉歌鸲已经成为这里越冬的鸟类。
  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是一处毗邻多瑙河的淡水湖,总面积超过600公顷。有约100种鸟类在这个保护区内生活繁衍,其中许多是稀有濒危鸟类,另外还有大约80种侯鸟每年到这里过冬。这里最重要的鸟类包括达尔马提亚鹈鹕、白鹭、夜苍鹭、紫苍鹭、朱鹭和白篦鹭。
  7 保加利亚皮林国家公园 (1983, 2010)
  Pirin NationalPark
  皮林公家公园位于保加利亚西南部的皮林山脉,占地2万7千多公顷,海拔高度介于1008米与2 914米之间。公园内景观主要为巴尔干喀斯特地形,冰川湖泊、瀑布、洞穴和松林等夹杂其间。这一遗址于1983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扩展之后,将包括除了两个旅游区以外的整个皮林国家公园,占地约4万公顷。扩展的部分主要是一个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山区,景观以高山草甸、岩屑堆和山峰为主。
  皮林山脉是欧洲地质年代最为久远的山脉之一,最后一次主要的地质变动发生在上一个冰河期。也正是这次地质变动,使得这里遍布冰川和冰斗,以及如同湛蓝水晶般的"皮林之眼"——高山湖泊。公园内共有50余个海拔超过2500米的山峰、35个冰斗和170余个冰川湖泊、以松柏类植物为主的森林、高山草甸以及巴尔干半岛许多独具特色的更新世植物。最高峰维赫伦峰海拔2914米,是整个巴尔干半岛范围内的第三高峰。
  皮林山脉的高寒带造就了皮林国家公园内丰富多样的物种分布。据统计,皮林国家公园内有2091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294种稀有物种,216种地方性物种,15种残遗种还有176种物种被列入世界或欧洲濒危动植物名单。脊椎动物则有247种,其中包括6种鱼、8种两栖动物、11种爬行动物、159种鸟类和45种哺乳动物。
  皮林国家公园的植物资源也同样丰富。这种异乎寻常的丰富性是由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的,即皮林国家公园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所造成的温度差异造就了一个个小的生态系统,再加上冰川湖泊密布,潮湿的环境更利于植物的生长。据统计,公园内共有植物种类1315种,占了保加利亚国内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稀植物种类和濒危植物种类在这里被保存了下来。皮林国家公园内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7.3%,其中大约95%是针叶林。
  现在,皮林国家公园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除了禁止游人进入的高海拔区域外,园内有20条不同的游览线路供游人选择。为了尽可能保护当地牧羊人遗留下的高山小屋不被游人破坏,沿途还建有完备的旅游设施,令游人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野趣。
  8 保加利亚里拉修道院 (1983)
  Rila Monastery
  里拉修道院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以南约60公里处, 是里拉的隐士圣约翰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约翰死后被东正教封为圣徒,所以他以前修道的地方和他的坟墓成为了圣地,并且成为了修道院。这个小修道院在中世纪保加利亚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9世纪初,修道院毁于一次火灾,后又于1834至1862年间重建。里拉修道院是18和19世纪保加利亚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作,表现了数个世纪的被占领历史后斯拉夫文化认同感的觉醒。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位于巴尔干山区的索非亚盆地南部,维托沙山、留林山和洛赞山环绕四周,气候温和,绿树成荫,历史上是从中欧到西亚的交通要冲。这座静卧在青山绿岭环绕中的城市,既具有现化都市的繁华景象,也有着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色,因而,不仅在保加利亚,就是在全欧洲也享有"花园城市"的美称。索非亚是一座海拔550米的城市,四季气温相差不大,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市区所有街巷、广场、公园、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都掩映在一片葱绿丛中,一排排菩提树、阿拉伯橡胶树、法国梧桐树、加拿大白杨树等,整齐地排列在条条马路两旁。市区最大的公园——自由公园,是一座半人工半自然状态的公园,秀丽迷人。鲜艳的花圃,齐整的草坪,更是遍及城区每个角落,家家户户门前窗下,房前屋后,都栽种着生机盎然的花草。全市许多条街道上都设有出售各种鲜花的商店、花摊,居民们普遍喜欢种花、买花和互赠鲜花。漫步市区,几乎处处都能闻到扑鼻的花香,整个城市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加上那一幢幢白色或淡黄色的房舍,索非亚显得格外美观幽雅。索非亚市区著名建筑很多,有圣乔治教堂、圣索非亚教堂、波亚那教堂、德拉格勒夫茨修道院、议会大厦、国家歌剧院、索非亚大学、考古博物馆、人种学博物馆等。索非亚正是以它宜人的气候、多彩的风光和著名的古迹吸引着大量游客,使它成为欧洲著名的游览胜地。
  里拉修道院是保加利亚著名的古修道院,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修道院,位于巴尔干半岛最高山峰里拉山的里奥斯卡山谷中。这座新拜占庭建筑始建于公元 10 世纪中期,是由隐士圣胡安·德里拉建造的,当时这里还曾是巴尔干国家第二个修士团的大本营。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亚第一位圣徒里奥斯基居住过的山洞附近,13世纪—14世纪迁至现址。公元14世纪初期,里拉修道院毁于地震。后来修道院得到重建,并修筑了坚固的城堡。在 1834~1860年间最后重建。在它的里面仍保存着中世纪修道院的遗迹和圣胡安·德里拉的纪念物。
  整个建筑都在一条溪流之上,海拔 1200 米,占地 8800 平方米,很像中世纪的城堡,布局严谨。保加利亚里拉修道院的修道士最盛时上万人,后来几百人。如今里面只有8个修道士。半圆形的 4 层楼又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共有 300 多个房间,过去曾经同时供上万名朝圣者在此住宿,其中突出的是北侧的厨房,烟囱高 22米。而柱廊为文艺复兴式。如今的里拉修道院是建筑、艺术、宗教、教育的中心。它由 11座建于不同时期的教堂、20座建于14世纪—19世纪的住宅楼、防御塔和一座半圆形的 4 层楼所组成。其中最早的建筑是1335年修造的防御塔,塔高22米(一说25米),分为5层,全部由红砖和石头砌成。塔的窗户很窄,塔身有无数射击孔。塔的最高一层是私人祈祷室,室内用表现耶稣幻化场景的绘画装饰,还有其他富丽堂皇的16 世纪壁画。塔顶平坦,四周有近似掩体的雉堞。该塔的一部分曾在土耳其入侵时被大炮轰坏。建于1834~1837年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里拉修道院的中央,内有 3座大殿;两个唱诗台分列两侧,上方为 3 个穹顶,外面有柱廊环绕,十分壮观。此外,里拉修道院里还有圣卢卡斯庙和圣胡安教堂等古迹。圣卢卡斯庙是由圣卢卡斯教堂、多塞尔圣母堂和一所修士学校所组成的。而圣胡安教堂则是在 10 世纪一个自然洞穴——圣胡安洞穴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圣胡安的墓就在里面。这一将自然洞穴与人类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创造使这座教堂在整个巴尔干半岛首屈一指。
  拉修道院殿堂的墙壁上,还有许多壁画和神像,它们大都出自名师之手在里。教堂内的壁画,是公元19世纪保加利亚宗教画中最杰出的作品。1961 年,里拉修道院被辟为国家博物馆,其中收藏有600多件文物,有保加利亚第一架地球仪、盲僧拉法尔的十字架、历代主教权杖、织锦法衣、古代皇室器物、朝圣妇女捐赠的银带扣、修道院卫士用的各种武器以及大量的手工艺品等,都弥足珍贵。同时它也是国家级旅游区之一。
  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保加利亚文艺复兴式建筑的杰作和保加利亚人民的"民族精神的堡垒",里拉修道院一直都是该国最重要的修道院,在这里甚至还曾兴起过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当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它又成了民族的象征。土耳其人入侵时,修道院曾三次被焚,但保加利亚各地的居民向这里运送了大量的石块、木材、灰浆等建筑材料,开始修道院的恢复工作。不久,里拉修道院又重现昔日的风姿,成为保加利亚文艺复兴式建筑的杰作。通过这座修道院,保加利亚人民顽强地抵御了外族的奴化政策,将自己民族旗帜保存下来。
  9 保加利亚斯韦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 (1985)
  Thracian Tomb ofSveshtari
  这个遗迹是1982年在保加利亚东北部拉兹格勒州拉兹格勒市斯韦什塔里村附近发现的。这座公元前3世纪的色雷斯人古墓体现了色雷斯人宗教建筑的基本结构特点。古墓内有独特的建筑装饰、多彩的半人半植物女像柱和各种壁画。中央墓室墙上雕刻的10个女神雕像和拱顶的弦月窗式装饰是至今为止在色雷斯岛上发现的唯一一处。这个遗迹证明了盖塔人的文化,根据古代地理学,当时的色雷斯人与古希腊人和居住在北方的民族有着联系。
  据历史记载,色雷斯人是巴尔阡半岛最早的居民之一,主要分布在现今的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等国境内。色雷斯人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最终被罗马帝国毁灭。色雷斯人在保加利亚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青铜和铁制的矛和箭,宫殿和城市的废墟,岩石和石柱上雕刻的至理名言,书写在羊皮纸和皮革上的充满哲理的话语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都有发现。色雷斯人遗留给人们许多宝贵的财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卡赞勒克和斯韦什塔里附近发现的色雷斯人墓地,在帕纳久里什泰和罗戈曾地区发现的独特的黄金饰品。
  作为色雷斯文化的集中体现,斯韦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发现于1982年。大约于2300年以前,由技艺高超的石匠为色雷斯国王修建了这座坟墓。作为建筑上的杰作,坟墓中丰富的雕刻装饰——拱顶下的女像柱、圆花饰、传统的牛头装饰物、花环、柱廊等,还有以跳动的笔触绘制的反映宗教礼仪的图案等,都令观者赞叹不已。这是一个有关色雷斯人艺术非凡的纪念物,也是近年来古代考古界最大的新闻。坟墓是由三个房室组成的,这些房室都是由整块石头雕砌而成,从外表上看,这个坟墓犹如一个石墩,直径为80米,高12米。被埋葬的主室保存得非常完好,室内具有几个极其典型的供居住用的特征:四个具有最古朴的希腊建筑风格的大柱子;十个刻在墙壁上的女神塑像,支撑着边缘门框;专门为死去的夫妻安置的两张石床;墙壁上还有一个横饰带,上面记载着死者的生平。墓地中的石棺精雕细刻,里面葬有神官王和王妃。神官王的年龄在30岁左右,王妃的年龄在20岁左右,王妃是用剑自杀殉情的。神官王的遗体安葬后,人们用黄白色的石灰岩堵住陵墓入口,并堆上土,建成一座高约12米的小土丘。墓内陪葬品还有马匹等物品。古墓的墓道狭窄幽长,尽头的墓室建有半圆形穹顶。墓室里有许多雕像,其中10位女子的立像,每一尊都高1.2米,有的温柔美丽,有的阴险,有的充满悲伤,表情各不相同。古墓内的壁画,出色地描绘了王国的历史。壁画上的神官王栩栩如生。古墓内部的墙壁石块都用金属制成的锔子牢牢地固定住,石块之间的缝隙连薄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斯韦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是现存的古希腊坟墓中保存最好的一例。这个独特的建筑物为人们研究色雷斯文化和古希腊语言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见证。
  10 喀尔巴阡山脉和东部其他地区的古老和原始山毛榉林(2007,2011,2017)
  Ancient and Primeval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
  喀尔巴阡山脉的山毛榉原始林是全球重要的珍稀森林,也是欧洲分布面积最大的原始林,遍布欧洲12个国家。
 
历史大全奇趣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