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机械加工等岗位群有关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他们的职业生涯基本定位在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服务的技能技术一线岗位,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探析学生对于电工技能等专业课程学习轨迹,本文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电工技能 学习现状 轨迹
  一、学生特点与学习现状
  1.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因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门槛相对较低,同时在有的地区家长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育人目标的了解存在片面性,从而导致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失利生,高中没有被录取,有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有的学生是被家长强迫送到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一部分家长让学生上职业学校是图省心,防止学生在社会上染上不良行为,学不学习、成绩如何无所谓,只要能毕业找一个工作就可以。因此,这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再加上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相对较低,对将来的人生没有明晰的奋斗目标,且处于青春叛逆期,思想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2.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在各种外部因素下,学生生理上普遍早熟,生理状况大于实际年龄2~3岁,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2~3岁,16岁的实际年龄只有14岁的心态,情商发育缓慢,不懂得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将来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感恩的情怀,社会责任感弱,自制力较差。
  3.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自信心不足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农村、乡镇的占比较大。这部分学生的父母多在外务工,没有精力关注子女的学习状况。尤其是留守少年,有的留宿在亲属家,有的由爷爷奶奶照料,有的独自生活。使这部分学生亲情和家庭教育出现空白期,这些学生缺乏家庭温暖和安全感,缺失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学习上的不自信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不少中职生存在厌学心理,对学习采取应付态度,许多学生对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
  4.生性好动,表现欲强,个性鲜明
  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但他们生性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心强,对刚接触到的专业技能易接受,而且表现欲比较强,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渴望取得进步,有比较大的开发空间。
  二、分析与对策
  目前,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和学生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都注重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渴望踏上就业岗位,但对自己的能力又缺乏自信,担心无法承担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对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评估不足。笔者在此以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电工技能教学为例进行探析。
  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情况,优化授课资源。授课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前期课程学习的情况、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对所授技能课程的教材,结合学生专业情况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
  以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使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互相渗透和衔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训实习中流畅的将所学的不同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从而提高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利于将理论、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对机电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将来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实际问题。如,6140车床等机加工设备的操作时对电气控制原理存在的疑问,以及有可能从事线路检查和排除故障等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若以这些实际应用为例展开实训教学,辅以相应的实训仿真软件以及重点讲解的微课视屏,可以让学生对机电专业的学习产生感官认识,引导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实训实施计划要在学生学习前安排完备,但是如果没有给学生留有拓展思维的空间,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机械地完成實训任务,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则很容易形成依赖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他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厘清每个教学课程教学任务的预期教学目标。
  优化电工技能的教学方法是改变过去教师想要学生做的被动方式,转变成学生我想做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以组织"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实训教学为例,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可以将教学内容分割成培训、设计、生产、检测等四个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用8个课时来完成。
  在课前,创设生产岗位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控制线路在实际设备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任务。依据学生的组织、动手、领悟等能力选定导师助理,结合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组建学习小组,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学习项目任务书,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学习平台、网站,观看教学微课,来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量储备。
  任务一专业培训:在本任务环节,学生通过搜索学习素材,分享项目任务学习信息。教师讲授理论要点,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工艺操作,从而充实项目设计所需的知识。在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实现反转的工作原理。
  任务二项目设计:经过专业学习后,步入项目设计环节,在此环节,对工作原理开展分组研讨,针对元件选配、图纸设计采用小组竞赛的探究法进行教学,对比各学习小组工作原理分析的完善性、元件规格和数量选配的正确性、图纸设计的规范性。引领学生,对绘制的图纸开展互评,针对图纸设计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
  任务三生产加工:依据图纸选配元件并进行组装布线,教师通过巡视,根据学生现场操作情况分类进行指导,点出学习重点。电气图纸的绘制,线路的安装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图纸绘制、组装布线的技巧,采用了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图纸和实际布线的样本进行对比,学生的学习的激情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再通过电工技能与实训仿真教学系统的演示,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实际布线的方法,同时完善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任务四质量检测:让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小组之间对比互评、教师检查总评、检验通电试车等四个环节,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链接,形成良性知识链。在质量检测的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动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突破难点。让学生发现不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协作完成项目总评价表,上传教学平台,结合课堂表现评出本项目优胜小组及优胜标兵。
  三、反思教学不足,拓展知识面,完善多元评价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常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授课模式,提升学生知识接收度,结合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反思本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教学效果达成情况,查漏补缺,为下一个项目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因此在回顾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过程中,能够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场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课堂特色有以下几点。一是营造职场的工作氛围,引领学生规划职场人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是采用电工技能与实训仿真教学系统、微课等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的设置拓展任务,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在授课工程中要注重德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在本任务授课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学生设计、组装配线错误相似度高,另外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等不足,及时改进,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引入诚信教育环节,利用微课等课外拓展协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帮助学生确立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公正的评价准则。
  对教与学的评价方式,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学习评价结合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评分表,开展理论、技能项目化教学,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解决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对教师的教学开展评价,作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由于整个过程都把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因而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设计中,要适当地平衡难易度,在大多數学生基本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遇到适当的挫折和失败,这也成为学生挫折教育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通过专业认知,要提前熟悉社会以及将来从事的岗位,制定自己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眼高手低的状况,避免对于社会的认知不足,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综合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兴趣[J].现代企业教育,2012(3).
  [2]仲环林,李芳.浅析职业高中学生现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1).
  [3]姜永宝.技工学校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化途径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
  [4]王岩.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双重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8).
 
李艳学习现状轨迹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