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面对校园霸凌家长老师该如何做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不少家长在感叹原来校园霸凌竟然会里自己孩子这么近的同时,往往没有意识到它的深层危害:校园霸凌的可怕之处在于孩子一旦遭受到恶意欺凌,将持续带来更多来自同伴或成人的身心伤害。霸凌行为制造的是一个延续一生的受害循环过程,几乎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生活的所有领域。
  这样说并不是耸人听闻,针对校园霸凌最精准的界定是这样的:校园霸凌是一人或多人主导的、反复的使一个学生遭受到负面的、有攻击性的行为。其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蓄意针对"和"反复发生",涵盖范围包括了辱骂或言语攻击、羞辱、身体虐待甚至性虐待等恶性行为。而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旁观者,孩子经历的这些都会在心灵上留下一生的印记。
  霸凌者,在成人之后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有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且成人后的犯罪率要比其他人高于三成以上。
  被霸凌者,如果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调适,则在日后容易导致对威胁与权力的过激反抗,从而成为下一个霸凌者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赢得自己的地位认可。又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一生怯懦、自卑、抑郁的性格。
  旁观者,则会在自己没有揭发霸凌恶行的事情中产生长期的愧疚感和抑郁感,或是逐渐认同霸凌行为,形成同样扭曲错误的人生观。
  校园霸凌扭曲了学校教育的本义,危害了校园安全。校园霸凌的形成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特质等相关,校园霸凌的存在与滋长则使得原本应该让人安心静谧和令人向往的学校蒙上了一层阴霾。与此同时,校园霸凌往往也成为家校冲突、家长间冲突等其他安全隐患之外的另一隐患,近年来多次家长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往往有着之前校园霸凌情况的"引子"。
  而应对校园霸凌事件,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我们建议大家在充分认识到类似事件对孩子严重危害的基础上,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作为教师,教师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教师身上教育育人的职责,使得他们是孩子在校园中的守护者和监护人。教师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校园霸凌事件的预防机制,建立起师生沟通的畅通渠道。调查表明,仅有32%的被霸凌学生会选择向教师倾诉,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就努力让学生产生信任和以来,鼓励孩子对老师敞开心扉,便于第一时间掌握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其波动原因。
  而面对已经发生的校园霸凌,老师采取因人而异的方式,合理引导和疏导青少年的心理。让孩子们懂得,对他人要尊重,也要懂得合理的保护自己,引导孩子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基础,同时与家长一起努力做好各方孩子的心理疏导,将霸凌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为家长,首先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准则。
  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尊以及尊重别人,这是杜绝一切欺凌和被欺凌事件的基础。家长首先要做一个正面、积极的人生榜样,让孩子学会用友好、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同伴交往,家长的言谈举止是孩子无法替代的第一榜样。同时也要与孩子建立起开放的沟通习惯,这样孩子在遇到侵害时才会用信任的态度向家长寻求帮助。
  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发生了校园霸凌事件,应首先联系老师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若是孩子欺凌别人,要对孩子实施有效惩戒与说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但不能用暴力来试图纠正孩子的错误,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如果是孩子被欺凌,家长应体现出支持者和保护者的身份,为孩子提供精神上的后盾要比替孩子去出气要更加重要,及时疏导孩子受伤的心灵避免形成一生的阴影。而对于霸凌事件的处理,要本着有理有据的态度依法依规解决,切不可激化矛盾。
  在这里,我们建议家长更应该做好校园霸凌事件的预防措施,例如:
  告诉孩子遇到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用正确的方式来制止对方,可以说"停"、"我会告诉老师"、"你这样不对"等。
  让孩子明白,被人欺凌不应感到羞愧,应该勇于向身边的人求助,老师、同学、家长都是你的后盾。
  鼓励孩子参与类似足球、篮球等群体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培养孩子积极应对挑战的开朗性格。
  养成每天和孩子抽时间聊天的习惯,与孩子形成友好、信任的沟通渠道,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
  最后,莘茂小编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远离校园霸凌。
  愿所有的孩子,都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
 
教育大全家庭大全网站目录投稿:绮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