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增值税减税政策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马忠民 王素婷
  【摘要】  增值稅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制造业适用税率下调3%,是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为制造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新动力。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增值税减税政策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由此提出了在增值税减税利好政策下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  增值税;减税政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7-0016-04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是中国实体经济的主体,建设制造强国是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增值税是中国最重要的税收之一,增值税税收占本国税收总额的60%以上,是目前最大的税收。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随后,新的增值税税率也得到落实,并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调整从原来的16%调整为13%,下调幅度最大,因而在本次减税政策中获得了更加明显的政策红利,也可看出国家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对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增值税减税政策必然对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制造业要轻装上阵,尽快提升质量水平,提高全球竞争活力。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国际比较优势弱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产出量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巨大优势主要来自于生产成本,这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制度成本和汇率成本。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度上升。然而,全球商品价格下跌或趋于平稳,中国受贸易税、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不大,导致原材料价格高于主要制造业国家。企业税收负担压力较高,从宏观来看,2015年中国的税收负担占到了37.2%,高于大部分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欧美发达国家的减税措施实质是吸引制造业回流,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发展步履维艰,国际优势逐渐弱化。
  (二)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困难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为中低端产品,产品结构单一,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产产品附加值低,且面对其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不利因素逐渐增加,市场份额减少,可持续发展势头不足。因此,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缺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企业转型难。而转型后的企业利润并未产生明显提高,从而造成企业对转型积极性不高。
  (三)地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地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别,中东部地区优先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水平高,并积极引进外来人口。而西部地区发展落后,生活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且劳动力较少。这种条件现状导致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较于中东部地区而言相对滞后。近年来,中国继续向西部地区提供经济支持和优惠政策,实现西部大开发,振兴西部地区经济活力,为西部地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技术装备落后,资金匮乏
  技术自主创新的缺乏一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导致中国重要装备和生产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进口关税是每年制造企业一大生产成本。在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占制造业的比例达到了一半以上,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且其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绝大部分的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属于中小企业,所以融资成本高,难度大,资金短缺问题严重,且资金周转率低,致使企业无法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金,缺乏转型动力,实现向高端产业链转型资金动力不足。
  三、增值税减税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影响
  虽然中国制造业已经具备全球瞩目的规模优势,但从发展质量看,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制造业先进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具体表现在诸如能源、劳动力、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方面。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本身在其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新问题,面临诸多的挑战。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既要充分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充分预估面临的国内外严峻考验,也要抓住难得的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历史机遇,增值税减税政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发展实力
  根据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公布的2018年世界纳税指数,中国企业的税负总额占企业利润的67.3%,企业税收负担普遍偏重。分别比全球平均水平40.5%和美国43.8%高出了26.8个百分点、23.5个百分点;根据另一项数据,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约占利润的40%。除了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外,大多数公司的实际利润率都不到10%。通过降低流转税,大大降低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负成本。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收入,也增加了制造企业的资本规模,促使制造企业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制造业的税收支持,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扩大了内需,增加了市场供给。
  (二)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据统计,在制造业国家,日本增值税税率为8%,韩国增值税税率为10%,泰国增值税税率为7%。根据这一数据可以看到,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制造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要知道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构成部分就含有税收成本这一部分,在中国增值税税率明显高于外国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同质量的产品国内价格比国外价格高很多,这不利于制造企业走出国门,扩大出口。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制造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如美国近年来不断对税率进行调整,在美国减税政策实施后,大量的制造企业为了减少企业税负,选择将企业迁移到美国,这不仅减少了中国的就业岗位,也给中国的资金流动带来了损失。因此,将16%税率调整为13%将增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有利的地位。
  (三)有利于促进"双税"平衡
  制造业作为强国的根基,拥有高度的流动性。美国实施的大力减税,与中方产生的贸易摩擦,实质是争夺制造业产能,中国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就应当对制造业实施减税降费。在中国今年现行增值税的三档税率中,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其他行业的两档也分别降为10%和6%。但是,制造业销项税率与进项税率之间仍存在3%或7%的可优化空间。此次新三档税率标准的调整较之前而言将有利于缩小制造业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距,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销项税额抵免,降低了制造业企业应纳税额,提高了企业经营绩效,扩大了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从而缩小了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税负差距,优化了中国产业结构,有利于逐渐实现中国产业的均衡发展,实现税收与负债的公平。
  (四)促进了企业投资,优化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当前,中国制造企业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这表明,企业的资金来源比例不平衡,通过债务获取的资金比例较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比例较小。高资产负债率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它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债务比例不断提高,更为严重的是以债还债,这样,企业的资金流动中不仅承担着高昂的税负和债务,财务费用也逐渐成为了一笔巨大支出。这样,企业可能会发生现金流不足、资金链断链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无法清偿债务,造成企业破产。而资产负债率过高也会加大企业的融资难度,融资成本加大。此次将适用于制造业16%的税率调整下调为13%,假设企业在维持原有生产规模的情况下,用于生产经营的成本会减少,因此使得企业的收益增加,可支配资金增加,现金流充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同时,企业也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开展投资活动,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资本积累。
  (五)高端制造业收益大于传统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其竞争主要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竞争。相对于中低端制造业而言,一般高端制造业大都不需要购进太多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没有太多可抵扣的项目,之前16%的增值税税率需要自己来承担,销项税额远远大于进项税额,国家给予的其他政策优惠也比不上增值税额带来的负担,且税率过高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极为不利。中国高端制造业还有较大比重的亏损企业,负债率持续增长,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率水平,能够减少高端制造业企业销项税额,从而减少制造业发展壁垒,激发高端制造企业创新活力。
  四、增值税减税政策下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举措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当前的增值税减税政策,一方面在税率方面,制造业适用税率下调3%,同时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制造业企业相关支出也将减少,制造业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创新投入搶占国际先进技术制高点
  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27 382.27美元/人,而同期的这一数据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5.85倍、3.62倍、3.39倍和3.17倍,产出效率较低。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也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上呈现"研发投入强度不大、单位制造业产出专利少、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中低端压制"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减税政策的实施致使制造业的现金流充足,可支配资金增加,制造业应积极地利用这些资金开展技术创新投资活动,赢得创新发展先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历史上其他几次科技革命有所不同,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此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可以依托本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产业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先发优势。为此,可以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制造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形成制造业创新网络,促进制造业加大创新投资抢占国际先进技术制高点。
  (二)加快制造业设备更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制造业的发展与其制造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对以生产和加工产品的企业而言,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制造设备,因此企业想要获得发展就要不断地对设备进行升级更新。机器设备得到相应的优化会大大减少之前生产的漏洞,最大的特点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企业不合理的资源消耗,从而可以达到减少生产成本的作用,提升企业效益。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税率政策调整带来的红利,及时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设备更新计划,把握好本次设备升级的力度与深度。企业在进行设备更新选型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现有生产条件,选择节能低耗的先进设备,提升资本的利用效率;设备投入使用时,要做好相应的后期保养工作,定期进行维护,并结合具体使用情况对设备继续进行更新改造,以此来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每月或每年的设备折旧,这样企业的利润也得到了提高,更好地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减税政策的优惠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切忌不可盲目无限制地对设备进行升级,这样反而不利于企业目前的良性发展。
 
马忠民高质量发展增值税制造业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