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红楼梦前五回中的四句至理名言读懂了受


  《红楼梦》的内容包括的非常广,书中涉及到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喜欢建筑学研究大观园的构造和布局,喜欢服饰的研究里边的各种服饰。
  喜欢诗词的对里面的诗词歌赋曲入谜,研究民俗的自然喜欢里面的谚语灯谜。
  同样里面有塑造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高官贵族,也有市井小民,就因为包含的内容多,也有很多人把它当作历史来读。
  它是人们心目中的百科全书,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里面有很多人生至理名言,如果能读懂,就明白了人生,将会一辈子受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句话的出处是三国时期的《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扶之者重也"原意是,有句话说,有一种叫做马陆的虫子,(这种虫子全身有三十多个环节)切断后仍然能够蠕动,是因为支撑他的渠道很多。
  在红楼梦中这句话出自于第二回冷子兴的口中,他说的是贾府逐渐衰落,虽然比起平常的仕宦人家气象不同,但是是表面维持的虚假繁荣。
  第74回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也提到了这句话。
  "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要从自己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是探春最经典的剖白与叹息,关于贾府的命运,她有着最清醒的认识。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被表面虚假的繁荣遮迷了双眼,要看清事情的本质,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患于未然。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出自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游览村野风光,来到一个名为"智通寺"的门前,门旁边贴着的一副对联。
  此时的贾雨村还能意识到这两句话
  "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觉得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
  这里翻筋斗过来的是指饱经世事动荡之后"看破世情"的人。
  这副对联出现在贾雨村眼前,应该是点醒一直追求仕途的他,应该在有余的时候,适可而止,急流勇退。
  "智通寺",所谓智通,智慧通达的意思,但是贾雨村是个凡夫俗子,他即不能智,又不能通,最后在官复原职之后,因为为官不正,最终"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其实不仅仅是贾雨村,就连贾府不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在有余的时候,适可而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自第五回,贾宝玉要在宁国府睡中午觉,在宁国府的客厅里有一副画名为《燃藜图》,还有这副对联。
  《燃藜图》是神仙劝人苦读的故事,而这副对联是配着那副画而言的。
  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人处世,懂得世故人情就相当于做好了学问。
  这对联很有哲理,讲的是修身处世的方法,如果不是在红楼梦这本书中,就算是放到现今的社会,能知晓人情世故是智慧,也是学问,也会大有文章可做。
  人是有社会属性的,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总会和各色人等打交道。这中间有人会游刃有余,长袖善舞。圆熟的处世和高超的社交技巧让人赞叹。
  曾经有一本杂志《做人与处世》,里面就大量引用红楼梦中的人与事,这个对联也可以看做处世哲学的概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门口的对联,看见这副对联的有贾宝玉和甄士隐。甄士隐开始是一个富足的乡绅,家道中落,最终看破红尘出家了。
  贾宝玉一生的缩影,也蕴含在这副对联里了。
  当我们把假的看成真的时候,真的也就成了假的了,把无当作有的时候,有也就成了无了,听起来虽然拗口,但是蕴含着哲理。
  所谓太虚幻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个名字就不是真实的,但是居住在其中的人,会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真实的,否定了尘世的真实。
  而尘世中的人把许多能感召真善美的东西当作假的来看待时,就会把一些假恶丑的东西当作美当做真来看待。
  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把一些身外之物的满足当作生命的价值所在,而忽视了生命内在意义上的精神追求。
  "假、真、有、无"这四个字贯穿红楼梦的全书,其哲理也是对读者研读红楼梦的一个提醒。在读书时切忌牵强附会,在看书的同时,也要认识和思考复杂的人生。
 
感想大全写作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