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二胎后大宝突然变坏这种感觉是危险


  生二胎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什么?
  5岁那年,他的弟弟7个月大,已经能扶着小床边的栏杆站立。
  有一天,妈妈在厨房做饭,他在客厅玩玩具,弟弟扶着栏杆站了起来。不经意地,弟弟回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他觉得弟弟很可爱,便拿起身旁的一个小布熊,快步走过去伸给弟弟。结果弟弟刚伸手接小布熊,便重重地从小床摔了下去。小床的高度不大,但弟弟的额头刚好撞在了茶几的三角边沿,顿时鲜血淋漓。
  他的妈妈听到动静,歇斯底里地从厨房冲出来,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吼着说:"如果弟弟有事,绝不饶你。"他回忆那一刻的感觉,他说:"我想解释,可是那个眼神把我推进了冰窟窿……"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爸爸妈妈都不理他,因为弟弟的额头留下了很大一个疤。就这样,他学会了一个人洗澡、学会了一个人睡觉,学会了一个人上学;也学会了不跟爸妈说话,学会了搞恶作剧,学会了撒谎,更学会了对小布熊踢打……20岁那年,他跳进了河里,有人说,他的上衣和裤子的口袋里,塞了很多石头。
  他的妈妈经常跟人说:"弟弟出生后,他就突然变坏了……"
  二胎后,需警惕"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H.Kelly提出来的,很多人对事物的判断存在主观的色彩。
  举个例子,一个小女孩上幼儿园,被别的家长投诉"爱抢玩具";小女孩回家后,玩球时把茶几上的杯子打碎;晚上洗澡时,一罐刚开的肥皂泡全被倒进了马桶……小女孩越来越不被妈妈喜欢;相比之下,小女孩的弟弟虽然才1岁多,可是已经会把脏脏的尿不湿放垃圾桶,还帮妈妈擦汗……妈妈对弟弟的爱与日俱增,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个天使宝宝。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某天,两小孩一起玩耍,弟弟突然躺地上大哭,妈妈回头一看,姐姐手里抓着一个玩具,并且还很开心地玩。妈妈怒火中烧,喝令女儿把玩具还给儿子,还惩罚女儿不准碰玩具一周。因为她已经想象到了"剧本"——一定是女儿抢儿子的玩具。还没搞清楚事情的经过就已经妄下判断,这就是成见效应。事实上,一旁看报纸的爸爸知道,儿子是因为他面前的电动狗不动了,突然崩溃大哭的。
  "成见效应"在很多二胎家庭普遍存在,有些爸妈常常会因为一个孩子在某方面的表现比另一个孩子差,而不知不觉地聚集这个孩子更多的缺点和坏毛病,以致于最终不够客观地在心里做出总结——这个孩子真的太让人失望。"相比之下,弟弟比哥哥好多了",这种好的判断,有时也难免带着"成见效应",当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某方面的表现满意,便有可能在心里美化这个孩子。
  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表现得不够好,爸妈们一定要力求"客观",避免戴"有色眼镜"看待某个表现不怎么如意的孩子。
  二胎中,如果某个孩子看似犯错,如何处理才是关键?
  两个孩子相处,经常会闹矛盾,有时是两个孩子故意犯错,有时是一个孩子不小心犯错导致的。所以,搞清真相是关键。
  发现孩子故意犯错,怎么办?
  一位妈妈说,某天,她发现一盒糖果被倒进了洗手间的水桶里,女儿也在洗手间浑身湿漉漉地哭闹。她的儿子说"妹妹吃太多糖",妹妹说"哥哥把我推倒",导致旁边的一盆水都被打翻了……妈妈问清楚事情的经过后,哥哥最终道歉说,"因为妹妹不给我糖吃,所以才倒掉糖,生气中还推倒了妹妹。"
  当二胎孩子故意犯错,很多时候是因为嫉妒心。这种情况下,爸妈们尤其需要自检——平时是否存在偏心或不够公正的做法?因为父母偏心,不仅容易带来孩子的嫉妒心,嫉妒心还会带来孩子更多的负面行为。
  发现孩子不小心犯错,怎么办?
  以上面的故事为例,当妈妈发现哥哥真的是因为担心妹妹吃太多糖果而善意地阻止,结果两人发生争抢,最后糖果不仅掉进了水桶,妹妹也不小心摔倒。二胎中,这种不小心犯错的情景也很常见。那么爸妈就需要适时地原谅那个不小心犯错的孩子,教会两个孩子相亲相爱,给予孩子机会做得更好。
  无论孩子是故意犯错,还是不小心犯错,无偏见的爱,始终是二胎家庭的最佳"良方"。
  难怪有人说,养多一个孩子,不仅需要多花钱,还需要多掉头发!养娃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关键字:二胎养育、手足情感、亲子成长、育儿理念、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家庭关系家庭大全网站目录投稿: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