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故事里的人生寒山与拾得的一段对话


  寒山拾得,是两位佛学大师,皆为唐代贞观年间人,两人佛法高妙,更兼诗才横溢,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两个诗僧。两人都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的和尚,行迹怪诞,言语非常。两人也有相同的命运,都是孤儿出身,姓什么,何年何月何日出生在何地,均无可考。拾得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抛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国清寺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经过,慈悲为怀,将其带至寺中抚养,并起名"拾得",后来在国清寺受戒为僧,被派至厨房干杂活。寒山,又名贫子,从小孤苦伶仃,乞讨为生,长大后栖身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人称寒山子。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也许是命运相同的缘故,两人相见如故,情同手足,住持丰干和尚见两人如此要好,便收寒山入寺,和拾得一起当厨僧。自此后,两人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两人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唐代贞观年间,两人离开天台山国清寺,到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更名为寒山寺。由于寒山和拾得都是高僧,又由于张籍《枫桥夜泊》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寒山寺名扬天下。
  寒山与拾得两人有一段对话,流传至今: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作者感言:这段对话之所以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就在于它没有蕴含什么佛学玄机,一点也不深奥费解,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是劝导人在交往中要学会忍让。我们抄录两人的这段对话,就是想借此聊聊"忍让"这个话题。
  忍让这一思想,起源于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化解。人是社会动物,是在相互交往中共生共存的群居动物,脱离社会的单个人根本无法生存。而人生活在一起,彼此相处,哪怕个个心地善良(况且这是不可能的),也无可避免地会发生磕碰和磨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陌生人间的意外摩擦等等,矛盾无处不在。化解这些矛盾,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和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前提,而忍让,就是化解这些人际矛盾的重要手段。所以,古今中外,人类历来都把"忍让"作为重要的人格修养和美德,积极倡导,而中国尤甚。
  注重和推崇忍让,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最大特色之一,儒家历来倡导的"恕道",其核心就是宽厚忍让。据《旧唐书》载,唐高宗时期,郓州有个叫张公艺的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问其缘由,张公艺取出一张纸,一口气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把他家的大厅赐号"百忍堂"。这是一个家庭因能相互忍让而和睦的典型案例,纵观人类历史,大到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小到群体与群体、个人与个人,凡是能和平共处、和睦相处的,均有忍让的功劳。
  说忍让是一种美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美德一:为了人际和谐,忍让者甘愿自己吃亏、受苦而不与人计较是非和利益得失,体现了忍让者识大体、顾大局的自我牺牲精神。
  美德二:出于"和平共处"目的,忍让者承认和认同差异,容纳人,善待人,宽厚大度,体现了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正因为如此,忍让者历来受到褒扬,可爱、可敬、可学。
  以忍让来化解矛盾维护人际和谐的做法,没有定制,它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可以是蔺相如对廉颇的主动回避,也可以是华盛顿对威廉?佩恩的握手言和,还可以是苏格拉底和乌戴特将军的幽默:
  苏格拉底的幽默:据说,苏格拉底的妻子性情暴躁,而苏格拉底又有点惧内,所以,他妻子经常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几个学员讨论学术问题,他的妻子突然闯进来,破口大骂苏格拉底,当时,屋角正放着一盆水,苏妻拿起这盆水,径直泼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立即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学员们都非常尴尬恐慌,而苏格拉底抹去脸上的水,微笑地说:"我早就知道,滚滚的雷声之后,肯定是倾盆大雨。"一句幽默的忍让,把妻子逗乐了,也把学员们逗乐了。
  乌戴特将军的幽默:据外国一家《军报》载,在一次庆功会上,一位士兵不小心将一碗菜汤洒在原民主德国空军将领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那位士兵吓呆了,在场的人也都很紧张,可乌戴特将军先用手抹去头上的菜汤,然后微笑着拍拍那位士兵的肩头说:"年轻人,你以为用这种方法就能治好我的秃头吗?"气氛一下子缓和了,接着是笑声和掌声,人们由衷敬重将军的宽宏大度,并为他热烈鼓掌。
  让我们再回到寒拾对话,说到谤我、欺我者的结局,拾得给出的结论是"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结论十分含糊,可以做多种解读。再待几年,谤我欺我者也许依然狂妄嚣张,甚至变本加厉地谤我欺我;也许因其种种恶行被社会疏离、唾弃,丧魂落魄,甚至被绳之以法;也许被我的忍让宽容所感化,改过自新,变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拾得这老和尚的确睿智,他知道谁也说不出根本没有发生的未来事情,所以只下一个含糊结论,但我们不难揣摩出他的根本用意。拾得是一位高僧,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悲悯慈爱",自然融进血液,根深蒂固,他的真正用意是:时间会证明一切,行恶作孽迟早要遭到报应或被人感化而自新,即我们上边说的后两个"也许"。实际生活也真是如此,绝大多数行恶作孽的人,或遭惩罚,或改过自新,只有极少数例外。
  因别人忍让宽容被感化者,大有人在。当代演员、慈善家、商人、春天传媒董事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嫣然天使基金会主任李亚鹏,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李亚鹏一次外出,按照惯例,他在飞机快降落时开始向乘客散发传单,因为这时大家都已经睡醒了,不会打扰他们的休息。当他客气地把一张传单送到一个男子手中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那个男子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看也不看,啪的一声把传单扔到地上,然后转过了头,望着窗外,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李亚鹏怔住了,虽说在以往宣传中也遇到过冷嘲热讽,但当众受到这样的羞辱,他还是第一次。他怒火中烧,很想上去跟那人理论一番,但他终于忍住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俯身捡起宣传单。这时,宣传单上一行熟悉的字映入了他的眼帘:"如果您有一颗慈善的心,如果您还没找到实施途径,请加入我们嫣然天使基金,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那是他亲自撰写的。李亚鹏想,可能人家现在心情不好,不喜欢被打扰,自己做的是慈善事业,难道就不能大度点吗?于是,他微笑着对那个男子说:"对不起,打扰您了。"说完,照例向他微微鞠了一躬,然后继续礼貌地派发传单。这下轮那个男子怔住了,他看了一眼李亚鹏,在众目睽睽中垂下了头。一个月以后的一天,李亚鹏正在外地办事,基金会办公室忽然给他打来电话,说收到一笔10万元的捐款,可是没有署名,汇款单上只写了"对不起"三个字,让人莫名其妙。李亚鹏微笑地放下电话,他知道这钱是那位乘客捐的。
  李亚鹏以忍让宽容的温情,暖化了一颗"冷漠"的心。
  我们上面说的,是"忍"在人际交往中促进和谐的作用,但"忍"绝不这么简单,它还拥有丰富的内涵。"忍"这种现象,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人世间有许许多多我们看不惯但又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需要忍,不忍就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有许多欲望根本无法实现甚至过分,我们需要忍,不忍就会纵欲,纵欲的结局往往是有害社会和毁了自己;我们有许许多多情绪情感需要表达释放,但有些情绪情感十分消极甚至非常过激,我们需要忍,不忍则导致情感战胜理智,人在情绪激越的时候会做出很多不得体甚至十分有害的事情;我们都吃五谷杂粮,都会生出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疾病,我们会感到非常痛苦,需要忍,不忍则更不利于身体的康复;人生的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遭遇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有的困难和挫折大得简直要把我们压垮,我们需要忍,不忍就失去了坚持力和意志力,就没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希望;人都有生老病死,我们会看着老一辈亲人、朋友一个个逝去,我们会抓心挠肝地痛苦,我们需要忍,不忍则无法消解精神压力和苦楚;我们在人生之旅中会有许多顺境,也会有大大小小的许多成功,有的甚至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需要忍,不忍则会得意忘形,高傲自大,甚至会走向怠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拥有,但理性告诉我们,有些美好的东西不属于我们,我们没有享受它的权利,我们需要忍,不忍则会妄为,甚至会贪赃枉法,淫靡堕落,坠进深渊……由此可见,"忍"就是这样一种内在自控力,它引导人"想"而有"度","行"而有"度",这是"忍"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古人有"忍一忍风平浪静""成功不由别处得,善忍人生多太平"的衷告。明代大画家唐寅,也曾作《百忍歌》,既劝自己,也劝世人,歌曰:"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间当自省。道人何处未归来,痴云隔断须弥顶。脚尖踢出一字关,万里西风吹月影;天风冷冷山月白,分明照破无为镜。心花散,性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跨下辱也忍,闵子单衣寒也忍;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囫囵吞却栗棘蓬,恁时方识真根本?"
  "忍"还是一种生存策略,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勾践卑事夫差,张良圯(音yí)桥进履,韩信当街钻胯,姜子牙朝歌卖面,司马懿帅帐妆帼,均以其小忍,或称霸诸侯,或出将入相。
  当然,善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培养克制力。且看这个"忍"字,它是"六书"中的会意字,是心上插着一把刀。一把刀插在心上,示意是痛苦的,而如此之痛苦亦能忍住,昭示"忍"的难能可贵,所以,"忍"的态度和行为,是自我忍受痛苦而就道义的美德。养成这种美德,需要自我克制,需要不断战胜"本我"而走向"自我"、"超我"。
 
感想大全写作大全网站目录投稿: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