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南越王墓的保护和利用


  1983年发现发掘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在岭南建立统治的南越国第二代文王赵昧的陵墓,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象岗山上,海拔49.71米。这座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彩绘石室墓,以凿山为藏,竖穴掏洞构筑石室的方式建造在象岗的腹心深处。陵墓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按前朝后寝的布局分做七室。有相当于厅堂的前室,墓主寢宫的主棺室,妻妾藏所的东侧室,庖厨仆役藏所的西侧室,礼乐藏所的东耳室,御府藏珍的西耳室以及摆放着御厨珍馐的后藏室[1]。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随葬品最丰富、墓主人身份级别最高的一座汉墓,未曾被盗扰,经过科学的发掘,墓中共出土15位殉人,珍贵文物1000余件套。计有铜、铁、金、银、铅、陶、玉、石、水晶、玛瑙、绿松石、玻璃、煤精、墨丸、丝织物、漆木、皮革、象牙、骨、角、中草药、药石、封泥、以及家禽、家畜、水产等动物遗骸和植物种实等,品类繁多[2]。
  南越王墓发掘后,广州市政府决定保护原址并辟建博物馆,1988年对外开放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广州市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投资兴建的第一座博物馆。当时已发掘的汉墓遗址,十室九空,多被盗掘,在仅有的几座未被盗扰的汉墓遗址中,西汉南越王墓因其科学的发掘手段,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先进的展示理念,使文物与遗址能够完整地向世人展示其丰富而深厚的遗产价值,也因此在全国的遗址性博物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018年,是西汉南越王墓发现发掘35周年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放30周年,博物馆与《文物天地》杂志合作,共同策划了这期专题,以回顾南越王墓35年以来的遗产保护与利用。
  秉持遗产的保护是核心,严格科学的管理是灵魂,遗产的价值分享与永续利用是目的的理念[3],几代南博人在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宣传社教及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实践工作,目的是做好遗产的活化、共享与利用。下面从保护、活化、利用三方面简述之。
  一、以保护为核心
  1986年南越文王墓发掘工作结束后,为切实做好遗址保护,广州市政府开始对墓室进行全面维护和复原——对墓室本体进行维修加固;防水、防潮、防漏和防震处理;建造保护棚,以降低外界有害物质对古墓的损坏;安装通风和空调系统防止内部潮湿产生病害;并于当年首次划出了古墓的绝对保护区域。
  在明确了保护修复工作的目的是保存和展示古遗址、出土物的美学与历史价值的理念后,陆续采用了多种实践证明有效的科学新方法,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自2006年起,博物馆每年都有意识、有计划地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国家文物局申请可用于保护的经费进行遗址和文物的维护、保护、修复等工作,遗址的预防|生保护工作也从这一年开始的。
  首先是对墓室水患的排查,对局部地区进行灌浆和防水处理;2008年针对墓室光棚进行提升改造,开展墓室综合调查和保护研究,包括病害勘察、墓室多项理化性质的测试分析和现场保护实验,提交了《南越王墓墓室病害勘察和现场保护研究报告》;2009年开展墓室环境监测,从解决现存问题人手,根据墓室所属的遗址类型、遗址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遭受的病害,有针对性地对监测项目进行设置,建立监测制度,获取和累积文物保存环境的基础数据;2011年进行地质勘查:对墓室基础及周边区域开展工程地质勘查,查明墓室周边地质情况,建立场地的水文地质模型,研究原止水墙是否存在缺陷,以期对遗址的长久保护和利用;2012-2015年,采购和安装了汉威尔(Hanwell)无线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实现对博物馆所有区域文物保存环境基础和关键指标的监测;2017年,根据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要求,每日对遗址进行监测云数据审核。
  在《南越王墓墓室病害勘察和现场保护研究报告》基础上,博物馆的文保专家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和地勘数据制定出《西汉南越王墓墓室本体保养维护方案》。方案包含本体保护、防潮、通风、微环境净化及环境监测等解决方案,尽量减少对遗址本体的干预,充分考虑遗址本体的组成要素及其环境的历史格局,保存遗址本体的真实性,同时注重遗址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保护其完整性,建立长效监测机制,以利于未来的保护、利用和评估。
  对于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除持续性的日常养护外,工作的重点也放在开展预防性保护研究——防止文物的自然损害,改善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建立文物环境的监测系统等方面。例如对玻璃天井加装百叶窗,调整展柜布局,将展厅环境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区域调整为观众休息区等,以最大程度上消除和改善建筑缺陷带来的自然光损害。严格控制照度和紫外线:展柜照明采用光纤和LED光源,并加装调光器,保证照度控制在推荐范围内,根据推荐值要求设定每个展柜内每件文物的照度,对于复合材质文物照度按材质脆弱的一方进行设定。为控制文物展示环境的温、湿度,采取展厅大环境控温和展柜小环境控湿的方案,每个展柜安装有独立恒湿机,根据文物需要进行个性化湿度控制,并编制恒湿机维护说明和记录,规范设备运行管理。主动建立起文物环境监控系统,使展厅内的每台恒湿机都有温湿度传感器,以进行实时动态的环境监测,确保文物处于最佳保护与展示环境中。长期的监测记录更为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和上级文物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二、遗产的活化与信息共享
  文物保护工作是核心,最终的目的还要回归到遗产的活化、共享与利用上。遗产活化是将遗产赋予新的活力,让遗产以易于被世人了解、理解的面孔被关注、被保护和传承。通过将遗产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以及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遗产信息更广泛的共享,达到利于传承和利用的目的。
  2001-2011年间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对馆藏所有上级别文物进行基础信息采集拍照和录入建档,初步实现了部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信息存储。2012-2016年博物馆参与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馆长亲自担任广州市普查办主任,不仅实现本馆馆藏文物信息全数字化,更指导并督查全广州市普查数据的录入、管理、建档和信息发布共享工作,为未来广州市的文物藏品信息共享利用夯实基础,更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作为一级馆的业务优势。通过2017年申报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南越文王墓葬文化考古发掘场景研究及视觉化传达",实现了墓葬遗址的3D建模及重点文物在墓室中复原展示的信息数字化。
  基于此,遗址信息逐步实现全面数字化,并以逐步分层次开放信息共享权限为目标,提供面向全社会的遗址信息共享。现已能够为各类文化机构提供所需文物图片和基础信息,为展览的策划、图书出版、专业研究等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支持,为国家多个人文社科类专题节目提供数字影像资源。利用数字信息,借助于3D扫描、三维建模、AR和VR等多种手段,将展览和遗产本体无法承载的原始发掘信息及深层的考古科研信息,以视觉化的形式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们获得更好的历史文化体验的同时,实现遗产数据信息的充分共享,高效利用。
  三、以多种形式利用遗产
  (一)展览
  1988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馆后,出土文物首先在博物馆综合楼展出。1993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館主体楼落成,展览升级为"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分为文帝行玺、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和钟鸣鼎食五大部分,首次按照文物出土位置分室陈列,结合文物功能进行专题介绍,该展览持续开放17年之久。随着对南越王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加之文博领域展陈理念与技术的推陈出新,为更好地保护文物、揭示文物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在2010年对原有基本陈列再次进行改造升级,推出"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突破原有格局,重新划分成南越文帝、美玉大观、武备车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宫廷宴乐六个单元。展览内容大纲编写以博物馆自身业务人员为主。新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展览内容,新颖活泼的辅助展示手段让展览增色不少:三维全息展示、触摸屏、展示屏、多媒体演示,以及玉作坊、南越玩国、宴乐场景、南越国海岸线等复原场景及互动设施,丰富了展示手段,增强了展示效果,贴近公众的同时也提升了展览品位。"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被评为"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此外,为配合南越王墓基本陈列和杨永德伉俪捐赠历代名窑陶瓷枕专题陈列,在博物馆的临时展厅,每年推出多场次的临时展览,利用对比展示手段,丰富博物馆的展览主题。推出的临展主题主要涵盖"探索世界古代文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岭南历史文化""历代名窑瓷器"四大板块。策划推出的一系列墓葬对比展如"秦皇汉武南越王""帝国表情""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中山王与南越王"等,不仅提升了馆内业务人员的策展能力,更拓展了他们对于南越王墓相关领域的科研主题,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这些原创展览结束后,馆内业务人员主编出版的图录,不仅为广大文博爱好者提供可以带回家慢慢品味的参考资料,更有效提升了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宣教
  讲解是博物馆最常规的宣传手段,为了满足入馆观众的讲解需求,博物馆每日除尽量多地提供多场次免费讲解外,更推出多种特色讲解:如馆长讲解、专题讲解、专家讲解等。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项目通过不断探索与调整,逐渐推出了两个教育品牌——"南越工坊"和"南博之夏"。分别针对学龄前儿童、青少年观众、亲子家庭和成年人四大观众主体。内容围绕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以及南越国历史文化,形式活泼,互动性强,为博物馆培养了大批忠实参与者。2016年正式推出会员制度,并自主研发会员软件管理,目前已拥有会员超过2000人。博物馆通过每年向广州市内的中小学、社区、街道,以及市外的各区县博物馆的送展,送讲座活动,主动宣传遗址信息的同时带动行业交流,提升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博物馆针对青少年推出了众多教育读物,不仅有教材、读本、教育资料包、教育手册,也有结合新科技的AR书籍等。
  博物馆不断尝试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先后利用网页、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广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活动,以及南越国历史文化知识。建立于2013年6月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的主流宣传平台,功能也从最初的语音导览拓展至展厅虚拟导览和墓室VR导览;教育活动报名系统、志愿者登录系统以及博物馆全面服务信息等多板块多功能。最新启用的微信小程序,更令博物馆的一众粉丝在这个"南越王"主题的新社交平台上增进互动,提升遗址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活跃性。2016年馆方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读者粉丝,并且有一支稳定的编辑团队。博物馆每年都会推出一本微信年刊,精选并整理年度微信稿,回顾和总结我们走过的每一步。
  (三)科研
  对馆藏文物研究的深入、文物研究主题的拓宽、新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都是文物活化利用的有效体现。通常,馆外研究成果多不被纳入本馆的考量,普遍认为非博物馆之功,然而若不因遗址完整、保护有效,学者们又怎会选择南越王墓作为研究的主题呢。馆内科研成果因历任馆领导的一贯重视及陆续采取的一系列科研激励措施,对于南越王墓的相关专题研究成果,近年不断增多。
  在尝试举办了系列诸侯王墓对比展和"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后,博物馆组织的"两汉诸侯王墓葬研究"和"广州与海丝"专题学术研讨会,掀起了博物馆内乃至广州市内一些研究机构、高校相关专题研究的热情,研究成果突破了南越王墓主题,拓展并深化到讨论汉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岭南文化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上。南越王墓出土的244件玉器,曾吸引众多玉器专家、汉文化学者以"丝缕玉衣""玉容器"等做专题研究,近年来随着美术考古学的逐渐兴起和理论的日渐完善,南越王墓出土玉器的研究也多见以美术考古为角度进行切入,与其他汉墓出土玉器的对比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运用透物见人的手法,通过某一类器物,如陶器、铜器等来探讨南越国的社会史及文化史的文章也逐渐增多。篇幅所限不在此一一赘述。
  客观来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仅30余人,均非专职研究人员,其专业背景也参差不齐,使现有研究水平并未达到理想。但令人欣慰的是,大家对于南越王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相关研究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科研兴趣,选题也日渐丰富,并在不断尝试使用新手段、新材料和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成果呈现出跨学科、多元性等特征。
  在未来,我们希望能更好地利用遗址保护的成果,借助高校等专业科研机构的力量,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南越王墓的相关主题研究。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一座得天独厚的古墓博物馆,它的发现、发掘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广州市田野考古发掘的范例。在博物馆建立后,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进行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是博物馆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博物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遗产保护的同时,活化和利用,任重道远。
  [1]麦英豪:《南越文王墓》,文物出版社,2012年。
  [2]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
  [3]曹兵武:《文物与文化——曹兵武文化遗产学论文》,故宫出版社,2013年。
 
林冠男墓室遗产遗址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乐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