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时评为何鲁迅作品总是遭受误解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9月2日五版刊发了一组关于"不能忽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的文章和相关讨论,读后深有感触。其实,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重读鲁迅作品、重新认识鲁迅确实具有时代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小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有难度》一文中提到的"师大版小学教科书中只收录了一篇文章——《少年闰土》"内容有误,《少年闰土》实际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师大版收录的则是鲁迅侄女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其意是让我们了解"以笔为刀枪"的鲁迅温情柔软的一面。
  的确,在许多场合,鲁迅都展现出"一个都不饶恕"、毫不妥协的硬骨头形象。师大版收录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回忆鲁迅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来体现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鲁迅。对于小学生而言,直接理解鲁迅作品有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师大版选择收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对于帮助孩子认识鲁迅、还原一个立体可感的鲁迅很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进入中学后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背后的深意。
  另外,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鲁迅,这和他们的生活过于富足、无从了解那个时代鲁迅对愚弱麻木国民的哀叹以及他在黑暗中独行的沉重有关。正如一位教师所言:"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大抵是不愿意读鲁迅的,也是读不懂鲁迅的。而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或对生活充满绝望之时,他就深深理解了鲁迅,并且能感受到了鲁迅的绝望、慈悲和希望。"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高中教师,我认为,教师不仅不应放弃鲁迅的文章,还要真正学懂,学透。其实,在工作之初,我也曾对鲁迅文章该如何讲解抱怨过、迷惑过,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喜爱鲁迅的睿智、犀利。对于鲁迅那个时代,我们无从了解,如果课本的内容再不涉及,我们将遗忘一段历史、一种精神。
  那么,该如何学好鲁迅的文章呢?我认为,教师不要因自己个人情感和观念的误导而把作品讲解得"面目可憎"。有专家分析,中学生难懂鲁迅有3个因素:一是作品中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其使用的现代文书面语言和当代有距离,三是常用"曲笔"。我认为,教师在讲解时,首先必须查阅各方面资料,让自己全面了解课文,否则就会断章取义,甚至以讹传讹。而全面了解时代信息多方查阅,至少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其实,经典的东西是永恒的,只不过在解读的过程中由于我们自己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误导了学生,甚至是我们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鲁迅,才有了现在的误区。
 
鲁迅作品小学生中国教育教育大全家庭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凌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