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  "现代学徒制"是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改革策略,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工学结合为核心,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探讨了当前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以及"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岗位能力分析,并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条件。
  【關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岗位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7-0117-03
  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要求,要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同时,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2011年,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反复强调,"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中继续提出"开展学徒制试点",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中则提出"推进学徒制试点",并提出了具体思路。由此可见,研究"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推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会计人才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不可或缺,是维护市场秩序、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增长40%;人才素质大幅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会计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且关系到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会计人才强国的大局。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业态、业务流程、生产工艺、管理方式、财务核算方式和管理模式,相应地也改变了高校的教学运行方式,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形式、内容呈现形式、考核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云技术的出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代替了人工作业,商业智能下的数据分析促进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全新财务模式的产生,财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已大大改变。会计传统的记账、算账可以由财务机器人代为完成,已不再是主要工作,会计工作转变为以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为主,管理会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税务管理能力,包括计算、申报、筹划等;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包括成本、内控、预算等;沟通协调与创新发展能力。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人才的总体水平和结构状况与"互联网+"的背景不吻合,还有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不具备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计算机水平较差,缺乏管理意识。
  现阶段,高职院校还面临着诸如缺乏"双师型"教师、缺少真实的企业氛围和真实案例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需求不符。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需要解决就业领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能力素养等问题,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构建,可以按照以下逻辑进行:以教育理念为指引、课程体系为工具、师资队伍为主体、实施条件为基础、运行机制为保障。"现代学徒制"是校企的深度融合,校企共同教学,能够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高职会计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是时代的要求,具有必然性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岗位能力分析
  (一)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目标是:经过建设,使学校的会计专业在校企一体化办学机制、教学改革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将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成才育人同步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校企共建"会计云共享服务中心","企业进学校,师傅带徒弟",在创新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同时,承接学校周边的代账和财税服务业务,助力当地经济发展。(2)校企联合制定招生方案,明确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给予学生(学徒)准员工待遇,招生招工一体化运行。(3)校企共同研究新环境下的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框架,以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升为核心,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4)创新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引入专家级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库;开发教学及学生管理平台,促进教学的全面信息化。(5)建立校企师傅或导师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6)校企共建学工团队,共同进行学生(学徒)管理,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打造学生全新的精神面貌。(7)建立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选拔部分学生,加强对其管理意识和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实现高层次目标的二次就业。(8)制定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学习评价和职级考评办法,按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工作胜任能力进行职级认定,颁发经企业和学校共同认证的职级证书,完善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首先确定会计岗位,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税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财务总监岗位,再根据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会计信息化、出纳业务操作、企业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纳税实务、管理会计、创新基础等。其中有些课程在企业完成,充分运用企业的会计云服务中心,由企业指派员工指导完成。具体哪些课程在企业完成,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在设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岗位能力分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会计专业岗位能力见上页表。
  三、推动和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
  虽然"现代学徒制"对于培养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推行效果不甚理想。通过对国内外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为了推动和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共同努力。
  (一)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在我国,虽然在一些政策和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制度,没有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系。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政府部门应从政策上对参与的企业从经费或其他方面给予明确的支持和保障,使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可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下,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各部门关系,为校企深入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保驾护航,提供指导,确保试点工作的实施顺利。最后,教育部门应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改革传统的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将学校招工和企业招工结合起来,完善学分制、彈性学制等。
  (二)高职院校应加强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高职院校是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主体,需要积极主动地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一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下,制定符合合作企业、学校特点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管理制度、考核标准等。二是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配套的激励和考核体系,鼓励教师去企业实践,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提高"双师型"人才的比例。三是积极主动联系企业,与企业进行充分的研讨、论证,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四是组建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招生招工委员会,开展社会调研,明确用人单位标准、用人岗位、用人数量等,形成调研报告。学校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招生方案,根据企业特点,共同开展招生工作。学校、企业和学生可以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五是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使学生明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优势。同时,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树立品牌形象,形成良性循环。
  (三)企业积极参与,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目前,我国大力支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在获得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后,应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来,主动与学校进行研讨,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招生计划、招生方案、管理制度、教学制度和考核制度,共同选拔聘任导师。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保证质量,企业和院校还应制定激励措施,层层落实建设内容,评选并奖励先进实习单位、先进试点班、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和优秀学徒。对于执行情况不好的,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更换项目负责人、更换培养对象等,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管理。
  总之,要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需要学生认可并积极参与,各方明确责权利,才能促进"现代学徒制"的良性发展。S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贺胜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8,(24).
  [ 2 ] 高葵芬.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院校试点的基础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04).
  [ 3 ] 刘晓.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历史考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09).
  [ 4 ] 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3).
  【作者简介】
  贺胜军,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统计。
 
贺胜军岗位能力现代学徒制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