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征讨方腊之前公孙胜为何离开宋江


  《水浒传》当中宋江接受招安,一直以来都让人争议不断,不管是认为宋江此举是正确的,还是认为他做得不对的,都各有各的说法。而接受了招安的宋江,之后就受朝廷任命,去征讨方腊,而这可以说也是书中水浒好汉们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征战了。不过在征战之前,有一个人说什么也要离开宋江,那就是公孙胜。公孙胜此举究竟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目的呢?为何他一定要离开宋江,他是否早已经预料到了最终的结局呢?
  1.公孙胜为什么离开宋江
  了解公孙胜的朋友们可能会知道,相对于接受招安的其他好汉来说,公孙胜的结局已经算是比较圆满的了,之后还曾参加了重要的历史性战役。在征讨方腊前,决意离开宋江,过起了归隐的田园生活。说到这大家就很奇怪了,公孙胜原先一心想要实现征讨方腊的愿望,为什么在征讨方腊前选择离开宋江了?
  关于公孙胜离开宋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将其概括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从公孙胜前后两次离开梁山,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宋江与公孙胜之间的冲突与分歧,对于公孙胜来说,他认为宋江已经背离当初的路线,利欲心在不断的滋长,虽然更多时候,无论是对待秦明还是朱仝,宋江作为梁山的领导者,首要还是从全局出发,可能很难顾及到公孙胜的想法,这就导致了公孙胜的不满。
  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在于,公孙胜很清楚当时攻打方腊的时机是不正确的。其实此前宋江和公孙胜就征讨方腊问题,咨询了德高望重的罗真人,罗真人给宋江的建议也是最好不要坚持攻打方腊,其成功的把握并不是太高。
  罗真人也不好太过于直接劝阻宋江不要攻打方腊,写了一首诗送给宋江,"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解读过后的意思就是,对于宋江来说,讨伐方腊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征讨成功后会获得原先没有的功名利禄,但是如果朝廷设置陷阱,那么梁山众多兄弟将会面临尴尬的境地,生命安全也会受到相应的威胁。
  公孙胜清楚的了解罗真人对于他们的告诫,坚持不宜出征,不能将梁山众多的兄弟门置于不利的境地中,为此公孙胜也和宋江产生了进一步的分歧,宋江一直都偏向于招安,对于朝廷还抱有着一定的期望,面对公孙胜的阻挠,还是选择带着众多兄弟开启了讨伐之路。
  公孙胜也从这件事情中,意识到了自己同宋江之间想法上的差异,于是一鼓作气,就狠心离开了宋江的团队。
  2.公孙胜看清宋江为人吗
  在梁山招安之后,便开始了征讨辽国和王虎田庆的战斗,此时的梁山已经形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以宋江为首、吴用为军师的集团,两位一个则是以卢俊义为首、朱武为军师的集团,公孙胜的地位甚至不如朱武,而公孙胜又是好强之人,眼看自己地位日渐下降,在梁山说话毫无分量,还不如早点离开,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高人。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公孙胜看出了征讨方腊的凶险,公孙胜深知,在方腊手下,同样有一批高手如云的悍将,即使能平定方腊,必然是损兵折将,而且即使征服了方腊,朝廷也不会轻易放过梁山人马,因此,公孙胜便选择了离开,可见公孙胜确实有先见之明,在征讨方腊之后,梁山人马损伤大半,宋江和卢俊义等虽然被封高官,但最后仍难逃一死。
  而最大的原因则是公孙胜不想再和宋江为伍了,在晁盖死后,公孙胜对宋江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以公孙胜的聪明和才智,他相信晁盖之死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而宋江和晁盖之死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经历了招安事件之后,公孙胜真正看清了宋江的为人和性格,如果继续让宋江统领梁山,梁山的前途早晚会毁在宋江手里,因此才会选择离他而去。
  3.公孙胜是什么结局
  梁山受招安后,公孙胜随宋江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
  征讨辽国时,公孙胜在幽州青石峪破除统军贺重宝的妖法。后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协助宋军大破太乙混天象阵。
  征辽期间,公孙胜曾带宋江去蓟州二仙山,参拜罗真人。罗真人让公孙胜随宋江"去干大功",并请求宋江在"奏凯还京"时能放公孙胜归山。
  征讨田虎时,公孙胜与关胜、呼延灼一同镇守卫州。后在五龙山与乔道清斗法,先用法术操纵兵器在空中打斗,又召唤出神兽相斗。乔道清尽皆不敌,大败而逃,遁入百谷岭。公孙胜有意降服乔道清,只是围而不攻。乔道清最终被孙安劝降,并拜公孙胜为师。后来,公孙胜又赶赴汾阳卢俊义处助战,以神火破了马灵的金砖法,降服马灵。
  征讨王庆时,卢俊义在南丰之战中大战金剑先生李助,却不敌李助的剑术。这时,公孙胜随中军杀到,以法术使李助手中剑脱手落地。卢俊义方才将李助生擒。而在简本水浒中,公孙胜曾"布起五里黑雾",协助孙安夺取石祁城,又献计攻克秦州。
  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历史大全奇趣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