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复工复产既然势在必行不如谈谈复工两周的一些感受


  今年的春节假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笔者头一次发现,原来假期太多也会变得烦躁。甚至有一天,会开始想念上班的感觉。这一周,相信大部分公司都已经开始复工了。而笔者,出门复工的时间,也已经将近两周了。这两周的时间,这样的复工让我看到了一些事情,拥有了一些感受。不如找一个机会,跟大家念叨念叨。
  出门,为何我要走出家门?
  或许网友会好奇,你们写稿子的编辑不是在哪里都一样工作吗?为什么一定要出门复工呢?为何要给国家添乱呢?其实,话并非是这么说的。对于科学防疫来说,并不是依靠躲就能为对抗疫情做出贡献的!抗击疫情最主要的依靠什么呢?还是经济。支援疫区的物资、对于病毒的深入研究、疫苗的试研制等等,哪一样不需要钱呢?
  国家的经济,各个层面都是具有关联的。你说我唱高调也好,相信在抗击疫情面前,复产复工的重要性国家已经多次讲过了!没有必要由我这样一个劳动人民再次赘述,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再解释也不过是徒劳。
  当然,出门去公司复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今的远程办公效率远不如在公司的办公效率。不得不说,如今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远程办公,无论是用"钉钉"、"zoom"、"小鱼易联"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都能带来不错的效果,整体的沟通效果与面对面开会、办公也似乎相差无几,但还缺少一样——紧张感。
  以笔者为例,同样一篇文章,在家办公时总是没有在公司时的效率,不知为何,在家往往很难集中精力去工作。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家导致精神过于放松了。所以,为了保证工作的效率,出门复工的必要的!
  防护,出门复工的安全前提
  既然出门复工不可避免,那么下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防护"。对于科学防疫来说,不惧怕病毒但不代表不重视。比如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这即是对自己负责,同样也是对他人负责。往大了说是配合国家的疫情防控,往小了说也是为了个人与家人的生命安全着想。
  出门带上一次性乳胶手套也是个不错的防护措施
  所以,在这里,笔者确实不理解一些选择了出门还不对自己进行防护的人。甚至,这些人还会大言不惭的说出一句"我不在乎!"。没错,你的确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你必须尊重别人的生命。戴口罩这样一个行为,并不是单单保证你自己不被感染,也同样是尽可能掐断了疫情大肆传播的可能性。
  其实,笔者也是个不喜欢佩戴口罩的人,但是毕竟是非常时期,戴上口罩,做好防护,至少也是一种不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与困扰的行为,所以,笔者也会尽可能的配合,毕竟,对于自己来说,也并没有造成什么本质上的影响,反而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配合,尽可能配合安全检查
  与做好个人防护一样,出门复工,对于各处的安全检查,当然还是要做到完全的配合。以笔者上班的大楼为例,每天上班,都需要填写一张政府的登记表,内容包括身份信息、当日体温、健康情况等等;另外,还需要用此前办好的出入证,在检测处进行登记,并且测量体温。
  在复工这段时间,笔者的确不止一次看到过有人会与进行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出现争执的情况。怎么说呢?换位思考一下,或许这些人就能想明白一些事。造成他们愤怒的主要原因在哪呢?其实无非两个字"麻烦",嫌麻烦是一切愤怒的起源,导致他们开始不配合安全检查。
  对于安全检查一定要全力配合
  在笔者看来,目前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情况,门口的防护等级并不为过。这是最基本的防护检测,即使是麻烦了一些,但总是要比放松警惕,导致人员肆意流动,增大疫情的传播可能要好吧!
  愤怒,2.5平方米带来的争议
  如果说上面那些事情在笔者看来都是面对疫情必要的措施,不得不说,在这场对抗疫情的战争中,还是会有很多事情触及了笔者心理底线,让笔者感到愤怒。
  从何说起呢?不如就从当当网的防疫不当说起吧!因为或许这就是令笔者感到愤怒的事件的起因。就在上周,当当网被爆出,有一名复工3天的员工被确诊新型冠状肺炎,与此同时,公司66人集中隔离、超200人居家隔离。或许就是这个事件的爆发,刹那间,网络上关于复工与安全防护的讨论火爆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一次相关部门的人动作还算足够迅速。随即,由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复工复产防控组发出的一则名为《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防控疫情指引》(下文用《指引》代替)的文件发出。
  原文中列出了十六条"参考指引"意见,其中有一条,在网络上引起了争议。《指引》中第十二条写道,"降低人员住宿和办公密度,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设立隔离观察区,停止使用健身房等非必要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若需乘坐以核载人数的50%控制人流。保持车间等公共场所空气流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央空调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转。"
  网友在微博上的吐槽
  其中,最受网友争议的就是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网友在微博上发来了各种吐槽,比如名为"拳打50dirne"的网友在微博评论道,"一根筋政策,拍脑袋政策"、名为"不二六叔"的网友表示"这个规定有意义?是不是每个人准备一个厕所!"。网友的吐槽还很多。
  当然,这些吐槽也就是发表了一些网友的看法而已。笔者不得不称赞这一次相关部门的动作之快!本周之内,微博上先是爆出爱奇艺公司迎来了一张检查不合格的通知单,上面显示检查不合格的原因是"未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办公人员密度,到岗员工办公间距小于1米,且未佩戴口罩。"
  网上爆出的爱奇艺检查不合格的通知单
  同期,笔者也通过一些消息了解到,很多公司也都迎来了检查,其中有一些工位过满无法"降低办公人员密度"的办公室被迫让一般的员工回家。
  随后,笔者也被波及了。本周内的一天,检查人员也来到了笔者所在的公司进行检查。并作出了整改指示,根据"检查组"的指示,办公室工位上的员工要以W型的方式坐。因为感觉到这种做法得不偿失,笔者因此还跟同事起了一些不愉快(不得不承认,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台式机换工位过于麻烦,就跟前文提到的怕麻烦的人一样!)。
  海淀某公司收到的承诺书
  思考,这个解决办法是否必要?
  尽管,笔者承认自己的绝大部分愤怒是处于自己讨厌麻烦而来的,但冷静下来思考后,认为还是有必要探讨一些关于这2.5平方米的合理性,毕竟对于大部分科技行业的公司来说,大多都很难实现这2.5平方米吧!
  或许,笔者在此说的一些事、引起的一些思考并不会引起什么改变。但,有些思考总还是需要说出来。关于2.5平方米这个政策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必要?是否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呢?
  首先,我们都明白复工复产的重要性,并且愿于配合所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积极配合疫情的防控。但这2.5平方米的规定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北京,这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2.5平米每人的办公空间究竟意味着什么,相信很多企业和员工心里都有数,很多公司在租赁办公场所的时候,都是可丁可卯的计算成本与场地。突然之间要求必须人与人办公拉开距离,是否真的有其可行性?显然,在大多数企业都是不可行的。只能导致员工回到此前远程办公的状态,然而,远程办公也就失去了办公的效率。此外,哪部分员工要留在公司,哪部分可以回家办公,如何抉择?有关部门也没有给出指导性的意见。
  网友的吐槽
  其次,仔细想一想,2.5平方米每人的办公空间的意义何在?目前,尚未有科学的根据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只能在2.5平方米内,这也就意味着这2.5平方米的空间无法保证新冠病毒不传播。那究竟这个数据是怎么出来的呢?有关部门也并未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也有网友猜测,这个距离空间或许只是在某企业再发现确诊员工时,可以更好的控制波及到的人数,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就是这种间隔只是发生在静态办公下,在日常办公中,员工如何一直保持这样的空间?如果一直保持了这样的空间,办公效率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规定出台后,还不如回到在家远程办公的时候,并未觉得安全,更多的是造成了负面情绪,同时也失去了到公司上班的意义,原本在公司上班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效率!
  写在最后
  这一场突发的疫情,让笔者进一步进行了思考。目前,其实我们面对的很多问题有一些还是因为技术不到位而无法解决的。如果科技发展足够到位,比如无人机、无人驾驶都能得到落地,远程办公可以通过ARVR甚至全息投影等技术拟补效率问题,如今遇到这些负面感受或许也就荡然无存了!
  说到政策,笔者深知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都是为了人民可以安全的复产复工着想。但,有时落实到实际操作的一些结果来看,似乎部分规定为更多的群众造成了精神、肉体双重的负担。正所谓"好心办坏事",出现了这样的影响,是否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思考?是否会进一步给出一个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呢?
  下周将是3月份第一个工作周,很可能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希望笔者所感受到这开工两周以来的这些情况都可以得到解决,让更多的人可以安全、轻松的回到工作岗位,才是科学抗击疫情的重中之重!
 
深度家居大全家庭大全网站目录投稿: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