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什么样的校服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印记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称,学生家长赞成率须达到80%,学校才能统一着装。
  本是代表学校形象与文化传统的校服,缘何要制定如此之高的门槛?在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形势下,校服一再沦为教育腐败的重灾区,不少校长乃至局长应声落马。校服几乎成为惩治教育腐败的杀手锏之一。河南省教育厅规定80%赞成率的高门槛,或许也与这一大环境有关。
  然而与此同时,深圳的校服却走进英国伦敦V&A(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成为藏品,学生们评价说,校服穿着很舒服,上大学都还穿,几乎成为在外地认老乡的标签之一。我们虽不必挟洋自重,但面对如此差异,不能不反思:同样是校服,为何反差这么大?校服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呢?
  据深圳教育局公开发布的"关于修改《深圳市中小学校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办法》的决定":学生装的款式遵循的是"朴素,大方,美观,实用",款式是由学生、家长、学校代表和专家投票评选而出。不少学生反映,英国博物馆展出的那套中学冬装运动服,男女同款,穿着既舒服又实用,不少同学上大学后也常穿,体现了跨越年龄、跨越地域的审美特征。某高中毕业生去日本留学时还带了三套校服,穿着上街时碰到一位同样穿着校服的深圳老乡,两人最后还成为莫逆之交。
  校服如何才能深得人心,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笔者认为,首先要体现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最大程度地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平等,同时使这一价值追求得到师生乃至家长的高度认同。在款式选择、衣服用料、价格定位等方面充分采用民主路线,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这样的校服才能体现民意,凝聚民心,集聚人气。其次是将这一初衷深入到细节,比如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用料要考虑耐磨、耐脏;校服背面可以设计反光条等。在统一采购中还要考虑到不同家庭的承受能力,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校服采购当事人要多一份平常心和专业操守,少一份功利心,别让校服成为学校发展和个人前程的绊脚石,而是让它成为增强校园荣誉感和归属感的一件利器。
  校园统一着装须注重民主程序,但无须这么高的门槛。校园,应该让学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校服,可以成为学生成长旅途中一生依恋、挥之不去的文化印记。
 
校服校园文化民主教育大全家庭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