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传播价值、传递关注!

服务业通胀起步


  食品通胀有季节性,工资拉动服务业通胀却可能是结构性的,今后十年CPI估计介乎4-5%之间。
  2011年中国经济的一道风景线,是食品通胀的高位回落与服务业通胀的低位上升之间的交替与反差。笔者预言,由于服务业提价,通货膨胀很难大幅下降,政策利率也难不大幅上升。
  今年1月CPI数据的最大看点,不是国家统计局对CPI分类指数权重的调整,而是服务业价格指数突然升至4.6%,比上期的2.8%大幅上扬。这是非食品类通胀升温的第一个重大信号。
  服务业通货膨胀起步,源于工资的全面上调。涨工资,对提高中国普通消费者及农民工的购买力有帮助,也是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转型的重要步骤。不过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服务业工资大涨,服务业价格必然跟着涨。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空间有限,多数领域也不存在产能过剩。面对众多的小消费者,服务企业有加价能力,也有加价动机。
  政府认为,今年上半年通胀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不过至年中CPI会见顶,之后因基数效应,通胀在下半年会滑落至3-3.5%区间。笔者认为,基数效应根本就不是经济学家分析的问题。用基数来测算通胀的前提是,其他情况不变,而这个前提恰恰是错误的。服务业价格上升,使基数效应对CPI不再具有主导作用。政府经济学家在两年内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在2010年他们也是强调基数效应,预言CPI年中见顶,结果食品通胀打破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下半年通胀不降反升,招致一场手忙脚乱的货币政策调控。2011年也会这样。
  笔者预计,CPI在年中见6.5%,之后的回落速度因服务业通胀而远慢过市场预期,基本上在5%左右徘徊。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在下半年也要继续加息。
  现在,笔者将问题掉转过来再问: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5-6%的通货膨胀率真的那么可怕吗?过去十年,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通胀率为6%,而工资增长率为3%(远低于中国),与其说今天中国的通胀高,不如说过去的几次通缩出现得不正常。
  其实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在正常化过程中,迈向与高速增长相匹配的物价环境。随着农民工供应数量、外出打工意愿及工资预期的改变,中国的工资水平在正常化,带动通货膨胀水平正常化,随后还有货币环境、利率环境的正常化。
  今天的问题,不是通胀水平过高,而是市场和政策制定者对通胀的预期偏低。当人们最终意识到5%的CPI乃是中国通胀的新常态时,市场便不会每个星期五都出现加息恐慌,政府也不必为每一个超过4%的CPI数字解画。
  食品通胀具有季节性、暂时性的特征,工资拉动的服务业通胀却可能是结构性的。一旦工资预期出现改变,通胀便有长期化的趋势,通胀治理也更困难。不过笔者暂时看不到中国出现双位数通胀的危险。上次出现双位数通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尚处于短缺经济,消费者甚至抢购囤积厕纸。这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制造业没有多少加价能力,决定了整体通胀达不到双位数的地步。
  中国政府通过涨工资来刺激内需,在笔者看来是好的转型策略。这样做扭转了劳动者收入在GDP占比上连续20多年下滑的态势,提高了增长的分配效率和公正性。不过此举无可避免地会带来全面、持久的通胀压力,中烈度通胀,会在中国长期存在。过去十年,中国的平均通胀率为1.8%,今后十年,估计介乎4-5%之间。政府、市场,乃至整个社会,均有必要在心态上适应新的"常态"。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xincaifu@p5w.net。
 
陶冬双位数正常化基数职场阅读阅读大全网站目录投稿:天真